|
今天看到"我带刺“的留言,问我有没有新帖子
我不禁惭愧了
近来,
我们单位网把QQ全部封了
年初相对比较忙,的确发帖子比较少,真得不好意思!
今天说说《西游记》“疼爱老婆”的孙悟空
经过胡适先生的考证,西游记作者应是明淮安吴承恩。
吴承恩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我之前的帖子也曾说过,《西游记》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大唐西域记》(646年)到吴承恩的《西游记》(约1580年) 。 经过了900年的演变完善,才得以呈现出如今的摸样。
从唐朝后期出现了西行取经的故事到南宋刊印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其中已经有猴行者化作白衣秀士,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和“深沙神”;宋元南戏有《陈光蕊江流和尚》,吴昌龄作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已经有师徒四众;元明之交时代的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相对已经很丰满了 写唐僧取经的故事, 尤其是蒙古剧作家杨景贤的《西游记》故事虽有不同,但已经有了吴承恩《西遊記》同名小說故事雛形 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娶媳妇、火焰山借芭蕉扇等故事已经成型,。全剧共六本二十四出,结构完整人物众多,已经算得上是元杂剧中的鸿篇巨作了。
下边让我们看一下孙悟空的自我介绍:
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六合乾坤混扰,七冥北斗难分,八方世界有谁尊,九天难捕我,十万总魔君。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枝祗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喜时攀藤揽葛,怒时搅海翻江。金鼎国女子我为妻,玉皇殿琼浆咱得饮。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鍮石屁眼,摆锡鸡巴。我偷得王母仙桃百颗,仙衣一套,与夫人穿着。今日作庆仙衣会也。
金鼎国王女的讲述是:
妾身火轮金鼎国王之女,被通天大圣摄在花果山中紫云罗洞里,怕不有受用;争奈不得见父母之面,好生烦恼人也呵
这么看来孙悟空原本就是一个大家族的人物,家里是比较有势力的,还强抢了金鼎国王的女儿做妻子,偷得仙衣,给夫人穿,可见他还是很疼爱老婆的!!
此外,在杨景贤的《西游记》中,取经途中的孙悟空还是有“那方面”的需求,比如说在女人国一段。
到了吴承恩的《西游记》孙悟空完全成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共同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