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打不过骂不得父亲锤杀爱子2 \- ~, v* E5 s R4 w8 s2 f7 U
因为家穷,18岁的李剑,遭尽了白眼:穿别人送的衣服、吃无味的饭菜、在外被人欺、回家没人理。委屈、苦闷之后,他将一切责任推向父母,动辄辱骂或者殴打双亲。10月19日,这个18岁的少年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锤杀。5天后,死讯传出,这个事就在村民中炸开了锅。( Y5 m& \2 |& Z
事件; d, b: D9 F: K3 z
锤杀儿子后自首4 e# y4 g# ~$ G0 X; y3 j
李剑一家户籍在兴平,至今为止却一直居住在周至县上村镇。村民口中的“那个事”,在李家户籍所在的兴平市庄头镇,很少有人知晓。但在周至县上村镇,却无人不知。穿过一片杂乱的小树林,村里最远处的地头前,一间内部狼藉、空荡,且顶部透天、随时可能倒塌的泥坯房,就是李家。因为担心塌掉,除了李剑,家中另外四口人蜷缩在门外一个搭建的绿色帐篷中,帐篷下是一块长约2.5米、宽1.5米的水泥板,帐篷和水泥板之间的距离不足半米,只有跪在水泥沿上,猫着腰,爬进去,翻个身才能躺下。帐篷旁约2米处,一张生锈、散发出刺鼻气味的钢丝床,就是李剑的床铺。李剑的母亲韩小玲说,这个月19日,就是在这张床上,李剑被他亲生父亲李杰用榔头砸死。19日凌晨5时许,睡眠中的李剑,被父亲李杰用榔头砸死后,掩埋至离家约20米远的玉米地中。10月23日晚,52岁的李杰向兴平市公安局投案自首。
& F! r: t0 a `- ~8 x. w# J8 r 事因
8 E, m5 c# E4 x7 J6 ]( `3 D, J3 b 嫌父母无能经常打骂& o% c# s' ^2 C) z: o
2008年7月,读完小学6年级的李剑辍学了,这一年,他14岁。之后几年,除了农忙时帮助父母干农活外,他只在村子附近游荡,或偶尔去兴平市庄头镇的伯父家。“去年5月份的时候,他和同学在杨凌找了一份洗车的工作,每次回来都乐呵呵地对我说,他找到工作了,以后能养活我和他爸了。”今年40来岁的韩小玲,用衣角抹了抹眼泪说。她当时还心想,儿子知道自己挣钱了,以后不会挨饿了。不久,李剑因工资少、待遇差,回到家中。后因无经济来源,他趁着黑夜试图抢劫路人,但每次都“无功而返”,有时回家时还会鼻青脸肿。今年10月初的某一天,再一次回到家中后,李剑变得异常暴躁,嫌韩小玲没有做饭,他便张口大骂,父亲指责几句后,他一手持砖,一手拿着一把铁锨,向父亲打去。4 A) F* v6 x: ]$ F) j" c- H$ J, h
父母无奈采取残酷手段( t6 Y4 m) s& `* M$ K8 q' j. ~3 [
说话间,韩小玲低下头,拨开头发,指着头皮处一块结痂的伤痕说:“这就是那天他用砖打的,一砖把我打倒在地。”她的这一说法,得到了邻居张女士的证实。
: U$ ~, l4 b& S" J 据张女士回忆,有一天晚上,她听见李家院子内传来吵闹和哭泣声,待她赶过去时,只见韩小玲躺在地上,满头是血。8 t4 u2 a0 A5 }8 U
打不过、骂不动,夫妻二人便商量着如何借助外力,将这个桀骜不驯的儿子控制住。事发前一晚,她和丈夫商量,并主动“献策”:不如给他喂点安眠药,让他安静下来,或者用绳子将他捆起来,好好教育一下。
! Q! _/ f3 @2 H6 i- L' j: h5 d几番权衡之后,二人放弃了这些方法,采用了一种更残酷的手段。5 X' X+ ~" \. O- T/ K
背后种18亩地却贫穷7 e2 T A- P# M6 I2 S( l
“‘娃平时乖很,只怪他两口子懒,把娃逼得没办法’、‘两口子种了18亩地,就是不爱打理’。”聚集在村口的人议论纷纷。在李剑所在的村子里,他们是少有的靠土地营生的人家,而且一种就是18亩。李剑的婶婶赵小霞说,几十年前,因为摊派土地,李剑的爷爷带着家属,来到距离兴平百十公里外的渭河南岸,以种庄稼为生。由于远离城市,花销少,加上父辈的勤俭,他们日子过得也算红火。
8 N7 S; T+ x l6 w2 j; y2 l! s' Q# f 1985年,26岁的李杰与20岁的韩小玲,经人介绍结婚。此后9年,两人陆续生下儿子李剑、大女儿李春、小女儿李燕。
8 |5 v; E* ]$ i7 r. w: Y父辈相继离世后,李杰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由于不善经营,加上妻子经常生病,还有3个待哺的孩子,李家就此逐渐走向衰败。 很多居住在周至县上村镇的兴平市人都说,由于没有及时登记户籍,李剑在当地读完小学后,便辍学回家,而今年15岁的李春、7岁的李燕,没有读过书,现在整日在村子附近游荡。' c6 t3 y4 [* I
村民张女士说,按照老一辈人的活法,如果李杰夫妇能勤劳、节俭一点,日子也不会过得如此惨淡,也就不会引发“老父锤杀亲儿”的悲剧了。本报记者赵方/文李梅/图(应当事人要求,文中均为化名)2 |3 B2 U$ V1 Y
v9 {* b7 C0 K9 w- f* [& W0 g2 K4 _9 U' H
◎编后父亲锤杀爱子到底是谁的错?
; l# p; G% x: _ 普天之下,哪个做父母的愿意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哪个做孩子的又愿意打骂自己的父母呢?其实谁都不愿意。
- u* c0 J8 Y/ \ 试问,这起事件中,究竟是谁错了?父母还是孩子?: s$ z% G9 h+ q( m% |& b( {
“家中18亩地”,“孩子小时候也很乖”,为何孩子还会嫌弃家里穷,嫌弃父母没本事呢?/ N/ m+ J! w8 O, u1 j$ x7 D
诚然,父母是有一定的过错的。试想,如果父母勤劳一点把那18亩田地给经营好了,李家还会是那样破烂不堪,家不成家吗?如果做孩子的能够体谅父母然后努力一点,争气一点,找份工作好好赚钱,孝顺父母,或许也不会有这个惨剧发生。$ u1 v# j# z3 \# [- o* j$ j- w
丧失了理性的亲情,沦为互相伤害和仇恨,但无论如何,贫穷都不应成为罪恶的借口,不管是对儿子还是父母。7 S/ V2 m) y2 \$ c/ K
贫穷不仅仅是父母的错,也与这个社会有关。李家的悲剧并非唯一的,或许只是一个典型而已。
( n" Q4 {4 y/ w' K! Y 面对这样一个被边缘化的家庭,我们不应该作为一个看客,我们需要反思,更需要伸出援助之手,因为避免“李家”式悲剧,是一种社会责任。! H+ @ e: t# F. e9 q
(今日咸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