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040|回复: 3
收起左侧

收不收“月饼税”,税务局说了不算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71

回帖

2433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433
QQ
发表于 2011-8-30 22: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8日,有市民在南京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惊讶地发现:婚前房产加名,暂时不缴契税了!“前两天不是还说没明确,不一定的吗?怎么现在说法又变了?”不到一周时间,关于婚前房产收税问题,南京已经换了3个不同说法。这让市民有点“无所适从”。& u& K. h5 t. J( u$ z/ b1 Y

* i8 e& t( v  @, K  m) ^( f" k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南京地税局表示暂时不用缴纳“加名税”,这是民意又一次影响税收的典型事件。对此,人们感到欣慰。可由收到不收,真正的理由是什么呢?
# [) b# [4 g; f+ I# y, C' P
9 R4 i* f- z4 O2 ~! ]4 {  从婚前房产“加名税”到最近再次热议的“月饼税”,税务部门并非违法收税。正如《新京报》所称:“馒头税、加名税和月饼税有一大共性,即政府部门收税天经地义,都是合法征收,并不存在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之嫌。”媒体质疑“加名税”、“月饼税”,主要考量的是合理性问题,即应不应该收。
' t- k; t7 A: s2 Q- N
  S" u0 D* F6 v' l0 Z6 {  但是,“应不应该收”不是执法部门需要考虑的,而是立法部门的事情。当前,婚前房产加名征税、月饼征税等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合理性问题,广受关注,立法部门应站出来释疑。如果不合理,则应启动特别程序修订法律以改正之。就拿当前税收立法的层级来说,在发月饼是否征收个税这个问题上,最低级别解释权应属国务院——国务院通过严格程序,决定征税还是免税,而不应是地方税务机关。房产证加名交契税,也该由财政部、税务总局解释,而不是省级以下地税局来解释。% V/ K- u* l4 k" C% m
3 V& S3 v1 b9 @, W2 T; e. K1 ^
  或许,根据契税规定,解释权在地方,殊不知,地方政府只有在3%~5%的范围内,选择税率的解释权,而不是决定征与不征。此外,地方解释权属于省级人民政府,而不是同级税务机关。可是现实中,许多严肃的税收问题,竟然只是由一个地方的税务局说了算。怪不得出现“加名税”、“月饼税”后,网民质疑税收的法制性和确定性——大家不知道,到底在哪些环节“有关部门”可以见缝插针地坐地收税;可不可以收税、按怎样的比例收,其解释权到底在哪里?
* ?  x8 @: Y7 X& N. y# D, q/ J( }, a* ^1 U5 ]
  其次,对于“月饼税”、“加名税”该不该收,折射的是公众对税收价值的判断。对此,民众尽可畅所欲言,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民众表达意见时言论自由,这本身体现了民主的进步,是保证公民程序性权利和参与民主的一个方面。
1 d  u$ {' x" J. Q  O* _
  y2 U( _" q$ S$ {. w0 P  同时,民众对合理性问题的质疑和讨论,如果引起立法机关的注意,则有助于税收法律的完善,亦可据此获得实体性的权益保护,比如立法机关迫于民意压力而修改税法,就是对纳税人实际财产权的保护。
3 r! g, P. S2 S, L  T
6 ?, @, l6 j! `  U+ W0 z  不过,作为执行税法的税务机关,应该坚持依法征税,即使民意压力再大,如果是法律规定的,也应该坚持征收。这是保证税收公平性的前提,也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假如税务机关受民意影响,随意做出征与不征的决定,则会践踏税收公平。如果税务机关的执法自由裁量权得不到限制,其结果是受到民意关注的税收被暂停征收,民意没有关注到的则很可能过度征收。这,是最要不得的。$ a' U/ n. J" H

2

主题

34

回帖

207

积分

壹.烟雨游友

Rank: 2

积分
207
发表于 2011-8-30 23: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1-8-31 06: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不应该收”不是执法部门需要考虑的,而是立法部门的事情。

1788

主题

8119

回帖

19万

积分

拾.滇池秋坪

梦想的小雨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94714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社区居民新人进步百度吧友

QQ
发表于 2011-8-31 09: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月饼税。。
箭东路天猫优品(家电) 微信/电话:1739289956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5 12:45 , Processed in 0.16044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