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国庆节回鄠邑老家,正好遇见了村子里的两件大事。一件是9月30日晚,一位84岁的老大妈寿终正寝,驾鹤西去。一件是小弟的发小和同学的儿子新婚大喜。一家哭,一家笑;一家悲,一家欢。生活的两个对立的面向,就这样无可回避的撞在了一起。
6 k) j; R2 I1 }' {* c大弟近几年练习书法,颇有进益。村里每有红白喜事,乡党们常请他去帮忙,书写对联横幅之类的笔墨事务。这一次也不例外,两家事主都来请他帮忙。4 T4 i. M0 l/ D9 o% T
大弟见我在家里,便偷懒让我,为两家分别拟几副对联。; P9 L7 e$ r. e) l
这位去世的大妈人品非常好,平生与人为善,无是无非。她生养了六个儿子,四个女儿,可谓是劳苦功高。老人的母亲守了这一个独女,长大后为她招赘了女婿顶门立户。老人的母亲是位接生婆,我们兄妹四人和村里的许多孩子,都是那位老奶奶接生的。我为老大妈拟的挽联是:/ C& m7 j m! L' s' p9 h! d. V, V
厚仁高德母仪典范* m- Z W5 Y; v! ^, y
积善怀礼子孙楷模. h, J& t }+ y0 w
席掤门口的楹联是:6 s: H3 P. A0 N6 R
悲泪易送慈母去
# }4 \ i: W6 d哀乐难唤亲人回( G( w: [5 b Q
办喜事的这个小伙的父亲是搞建筑的,所以我在他家楼门的对联中使用了建筑两个字:3 X8 R* r( r: c: l
亲爱夫妻从情开始
; P) p) y' T5 } Z9 \幸福生活用心建筑) q9 t" Z/ s$ e* c7 |: h
院门对联:
* Y/ J2 q' K) {' U/ f大婚大喜铭记勤劳二字
2 n6 A; x/ }% p; q3 U, X) \) d同庆同贺莫忘养育之恩8 y V2 i$ m. o
洞房的对联是:* N3 D3 B8 L- }3 W2 p6 h9 V5 k; Q
洞房花烛连理爱, L" S5 }- T. F1 ^6 [, A# |1 d; g, M# D
鸳鸯戏水比翼情
6 ~" Z ^/ ~% R9 H: m6 L我知道我不善于拟联作对,加之我的现代汉语学的也不太好,在对联的工整和词性的对仗方面,多有欠缺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自己还是费了一点脑筋,总算为邻里乡党做了一点事情。这个国庆节过得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t8 T! V% u! W( S3 E7 W
愿逝去的老大妈一路走好。
& d( P2 M6 Z6 d: @5 N ^% B祝新婚的小夫妻白头偕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