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搅团
将搅团与母亲扯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母亲一生喜欢吃的两种饭里,除饺子外,就是搅团;另一个原因,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里,母亲喜欢打搅团,而且把搅团打的很好,我们也是吃着母亲打的搅团长大的。40年前的搅团,没有今天的精致,没有今天纯麦面或者红芋粉面打出来的搅团光滑、细腻。因为那时的用料全部是玉米面。在缺吃少穿,食不果腹的那个年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粮食产量很低,还由于毛泽东“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支援亚非拉”的伟大指示及他老人家“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林副主席一起搞的“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伟大号召,本来产量很低的粮食都支援了世界革命,囤积起来保卫了祖国。所以广大贫下中农,自然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饿死,自当幸运。
那个年代,那个时候,母亲做的搅团,还有从生产队分到的红薯高梁,就成为当时的稀有东西。我们也是吃着这些长大,虽然没有油水,难以下咽,总算度过了饥寒交迫的岁月。
改革开放后,生活逐渐变好,有时大鱼大肉常常吃腻,用什么来换口味?人们自然想到了搅团。
打一锅搅团,溜一盆凉鱼,我们这里叫骨逗儿,活上水水,舀在碗里,挖上油泼辣子,绝对不是“忆苦思甜”,而是一顿美餐。
最近几天,我们生产队里一位老人去世,轮到我和另外两人挖墓。墓主人家属每天五顿饭,肉菜、油饼、臊子面,吃的我很不舒服,很想换个口味儿。看到老婆中午打的搅团,母亲接连吃了两碗,还不放下筷子,我也有点馋了。于是给肚子里又加了一碗凉鱼,虽然有点撑,但还觉得过瘾、解馋!
悠悠岁月,母亲的爱化作舌尖上的美味,让人甘之如饴。谢谢老师带来感人的好文章!{:7_389:}{:7_389:}{:7_389:} 福孝搅团。 {:7_381:}{:7_381:}{:7_389:}{:7_389:}{:7_390:}{:7_390:}{:7_396:}{:7_396:} 字字含情好文章
片片孝心映纸上
{:7_389:}{:7_389:}{:7_389:} {:7_381:} {:7_390:} {:7_389:}{:7_389:} 让我想起了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 奉上搅团碗,报得母深恩。语浅情亦深,我辈幸重温。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