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2216|回复: 0
收起左侧

湿气9大信号,看看你中招了吗?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352

回帖

2759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759
发表于 2016-9-3 00: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湿气,到底从哪里来?湿气为长夏之主气,属阴,其性质重浊,黏腻,是源于水液代谢和运行的产物。
  内湿
  有一种湿气叫“内湿”,即体内水湿停滞,也称内生湿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 熬夜久坐、缺乏运动、大量饮酒、饮食无节制均可能是导致内湿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有的人偏爱吃 重口味、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消化不了,致使脾胃虚弱,湿气内生。
  外湿
  另一种湿气叫做“外湿”,即外感湿邪。此种湿气主要是受到 季节和地域环境的影响。大暑、立秋、处暑和白露四个节气处于夏秋之交,这些时段经常高温、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人很容易外感湿邪。加之我省地处南方,雨量大、雨季长,夏天闷热潮湿,冬季阴冷多雨,也很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中医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气归根结底都与脾虚有关系,湿气是标,脾虚是本。
  湿气9大信号,看看你中招了吗?
  如果出现下述1~2条,说明体内有湿气,要引起注意;如果出现多条,建议就医。
  1
  头脸油腻,毛发粗糙易脱落
  2
  脸上长斑长痘,眼袋下垂
  3
  舌头边缘有齿痕,舌苔厚腻泛黄
  4
  吃饭不香,大便黏稠不畅
  5
  阴部潮湿,妇女带下增多,房事质量减退
  6
  睡觉打呼噜,流口水,口臭
  7
  小肚子大,浮肿肥胖,减也减不掉
  8
  头重身困无力,常感疲倦,精力不集中
  9
  夏天狂吃冷饮,抱着空调吹的体内也易生寒湿,
  表现为肢体酸楚疼痛,活动障碍。
  
  四招巧祛湿
  多出汗
  减少待在空调房时间,勤运动,让汗出透,有利于气机通畅,加快水液代谢和湿气排出。大量出汗后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清淡饮食+适当辛辣
  清淡饮食以减轻脾胃负担,加以适当辛辣食物(如葱、姜、蒜等),或做菜时放入适量香料(如花椒、白豆蔻、砂仁等)有助于行气并发散体内湿气。
  避免潮湿环境
  不睡地板,减少刚刚雨过天晴,湿气上蒸时外出。如居潮湿环境中,可使用除湿机。
  针灸火罐
  正规医疗机构针灸火罐治疗有助于祛湿。自己在家中也可按压或艾灸健脾祛湿的保健穴位,如承山、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
  承山穴在小腿后部正中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旁开 一寸,左图为简便取穴法
  三阴交位于内踝上三寸(四横指)
  
  
  阴陵泉位于腓骨小头下凹陷处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胡随瑜教授
  总之,湿之为病所感不同:
  外湿多头重,膝肿关节痛。
  燥湿苍白术,风药治相同。
  内湿体倦怠,腹满呕泻兼。
  喘嗽多痰涎,苡米获苓煎。
  
  小贴士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即一人一病一证一方,绝无百人通治的所谓神奇偏方!!!因每个人体质不同,体内湿气可能存在多种“类型”,如寒湿、暑湿、湿热、风湿等。所以网络上、微信上流行的所谓祛湿小偏方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切不可盲目轻信甚至胡乱长久服用,以免贻误病情或者适得其反导致严重后果。最好的办法是去权威医疗机构就医。
  专家介绍
  
  胡随瑜
  科室:中西医结合科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主攻方向: 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妇科疾病、肿瘤。
  秋末冬初,鼻咽口唇干燥、咳嗽少痰咽痛、皮肤干燥瘙痒、毛发干枯脱落——“润燥宝典”敬请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7 20:20 , Processed in 0.15906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