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参与原子弹制造的成道宫人 光盐社 采访:石头先 心急 编辑:心急 一、服役期间参与原子弹场地建设 马忠仁,户县成道宫人,1964年1月15日应征入伍。他告诉光盐社,1964年8月他到某县原子弹场地进行水电安装,一直干到1964年年底。马忠仁说自己既是保卫者,又是建设者。白天生产,晚上进行军事演练。1964年10月16日爆炸的原子弹,从原子弹场地通过多辆国际列车运出,当时来了几百辆小车运送国家领导人。多辆火车中,真正运送原子弹的列车隐藏在其中。国际列车的车顶可以吊开,方便装卸原子弹。 马忠仁告诉光盐社,1964年年底到1965年2月返回师部2个月。1965年2月到12月,在某县建设原子弹场地的家属楼,共有几百栋。(马忠仁负责安装给、排水。) 二、服役期间参与原子弹仓库建设 马忠仁告诉光盐社,1966年3月他参与修建原子弹仓库,原子弹仓库修建了数十年,马忠仁所在的师直安装营负责给原子弹仓库安装水、风、电。其中有数个团在那里干了数年,把山掏空了。多个连分别负责通风、电、水。通风在整个建设中很重要,马忠仁负责通水管。原子弹仓库约几十里长,里面有比火车小的有轨电车,负责把原子弹从外面运进。仓库里有多台大型柴油发电机,预防万一电厂被炸,可以发电启动数扇几百吨的防盗门。负责保卫的是多个连队,外围实际上是数个军,负责对空、对地,有骑兵、高射炮,有导弹部队。总政文工团曾经在此进行慰问演出,多天多夜不停,才慰问完所有的部队。 仓库里还有生活保障品,可以让驻军吃多年,当时修建仓库时,正处“文革”时期,马忠仁吃到了周总理亲批的压缩战备菜。仓库建好后,部队开始放哨,陈是去(音)是工程兵司令员来验宫,在洞口两边摆放着牺牲的几百人相片(真人大小),一个挨着一个。其中有一次的事故就砸死了三十多人,当时尘埃吹净了,人进去打眼,掉下来一块石头,透顶了。 三、转业后参与原子弹外壳的热处理 马忠仁告诉光盐社,1970年2月转业到某县103车间,先后任机修班长、高频工,最后调到某中学任学校指导员,教过政治。参与过对原子弹外壳的热处理。原子弹是70到80公分的直径,装在1米见方的木头箱子里。用钢锭子旋出外壳,然后在电炉里加热,完成后往机油里一蘸,再到冷水一蘸。外壳硬度达到57度,上下部分不差半度,太高太低都用不成。这些都用仪器操作。马忠仁告诉光盐社,自己搞热处理1年多,一星期弄不了一个,不合格的也有。
补充内容 (2016-3-4 22:17):
百度了一下,“陈是去(音)”应为“陈士榘”。“验宫”应为“验工”。户县参与原子弹制造的人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