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072|回复: 2
收起左侧

古代"大学"学什么?

[复制链接]

397

主题

1041

回帖

5973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973
发表于 2015-6-3 19: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原指古代的一种学制。周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大戴礼记》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何谓“大学”之教?朱熹《大学章句序》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熹从“大学”与“小学”对比的角度,指出八岁入小学,学习的是“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礼节。十五岁入大学,教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即是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是为政之学。  
  《礼记》中有《学记》一篇,其中更是明确指出大学教育的内容与目的:“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这里所提的“大学之道”,既是指儒家理想中的大学教育过程,更点明其“化民易俗”的教学目标,即如《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孔子从事的正是“大学”之教。《论语·述而》载:“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有达到“成童志明”的束脩之年,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念,才能够真正地学习孔门之学,接受“大学”之教。所谓“束脩”,正如东汉的郑玄所说,“谓年十五以上也”。这个年龄概念,与大学之教的内容直接相关。

397

主题

1041

回帖

5973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973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9: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14

主题

721

回帖

2880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880
发表于 2015-6-5 09: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2 00:47 , Processed in 0.1548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