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177|回复: 1
收起左侧

【微也足道】"愚不可及"是在说愚蠢吗?

[复制链接]

333

主题

891

回帖

5137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137
发表于 2015-5-20 20: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用“愚不可及”形容一个人愚蠢无比。“愚不可及”源自《论语》。《论语·公冶长》载:“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说,宁武子这个人,在政治清明时就显得很明智,在政治黑暗时就假装愚笨的样子。他的聪明别人赶得上,他假装愚笨是难以赶上的。在此,愚不可及是指人为了逃离眼前不利局面而假装糊涂(愚蠢),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一生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奔波于各国之间,干七十余君,希望能够获得“从政”的机会,从而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不仕无道之君”是他入仕的原则,他始终未有仕于无道之邦。在孔子的思想中,既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的一面,而面对无道的现实,又有“乘桴浮于海”、“舍之则藏”的隐逸思想。因此,面对邦“有道”或“无道”的局面,应当如何出处进退,是孔子经常谈论的话题。《论语·卫灵公》记载说:“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公冶长》记载:“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孔子对他们的态度是有区别的,他对史鱼仅称“直哉”,而称赞蘧伯玉为“君子”。他对宁武子、难容能够审时度势表示赞许,表明他注重权变。孔子主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能够依时而动,审时度势来决定自己出仕与否,因此,这里孔子对宁武子的评论并不是“愚”,而是“隐”,类似于蘧伯玉的“卷而怀之”。在孔子看来,这是很难做到的,言语中透露出对宁武子的赞许。这使我们很容易想到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其实这是一种处世之道,或者说是一种处世智慧。孔子的原则,恰如《孔子家语》所说:“君子之行己,期于必达于己,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故屈节者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毫无疑问,君子不论何时都会“不毁其节”,但是,有时还必须屈节以待时,要最终“伸”己,还应该运用智慧,在“邦无道”的时候保全自己。

591

主题

2343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39
发表于 2015-5-21 00: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0 11:33 , Processed in 0.16238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