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526|回复: 1
收起左侧

“任性”不起来的两会翻译

[复制链接]

397

主题

1041

回帖

5973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973
发表于 2015-3-3 15: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任性”不起来的两会翻译
分享:
导语:在昨天的政协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吕新华不负众望,继去年“你懂的”之后再出神回答,用“任性”和“铁帽子王”让自己对于反腐问题的回应更加生动。只是苦了在场的翻译,不得不停下询问相关词语的意思。每年两会,翻译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只是在风光背后,他们更要承受种种超乎常人想象的辛苦。
在两会当翻译有多难?

  其实除了基本功扎实,必须随时应付类似“任性”、“铁帽子王”之类的突发状况也是两会翻译必备的素质之一。2010年两会,温家宝引用《离骚》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翻译张璐以巧妙机灵的应对而名声大噪,成为广受瞩目的大明星。话说回来,没有点硬实力真本事谁又敢在世界媒体面前为总理当翻译呢?

  今年两会前,《人民日报》社论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全面”论述,引起外媒强烈关注,相信在两会上也会被不断提及。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给外国人翻译这“四个全面”?其实,字面上的“四个全面”并不难翻。因为前面已经有Three Represents(三个代表)这个先例可循,所以,“四个全面”可以译为Four Comprehensives。但是,如果失去语境或是必要的提示,那么无论是Three Represents还是Four Comprehensives都会让外国人不知所云。所以,如何在既原汁原味地呈现中国这一最新时政热词,又让外国人第一眼看到就明白个八九不离十,这就是学问了。两会翻译们会如何接招,很快就会见分晓。

 而“全面”作为中国政治文本中的一个高频词,除了习大大的“四个全面”,还有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接受人民监督,等等,不一而足。如果这些“全面”共同出现在一个文本中,翻译可是“亚历山大”啊。如果把N多个“全面”都翻译为comprehensively,肯定是译者心塞,读者头晕。

 类似的词汇还有“基本”。比如,“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曾经有前辈吐槽说,“基本完成”到底是完成还是没完成呢?但这就是中国特色。也曾有人建议“基本”这个词不翻译,基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把“基本”与“全面”联系起来,这两个词还真是哪个都不能漏译,因为,细究起来“基本建成”与“全面建成”还是有很大不同。

两会翻译是如何炼成的?

  两会的翻译,都是从外交部翻译室挑的顶尖人员。至于选择翻译的标准,则遵循周恩来总理定下来的16字准则——站稳立场、熟悉业务、掌握政策、严守纪律。他们的水平一定要达到“完整、准确、通顺、易懂”。而那些看似年轻的面孔,背后都有至少十几年的翻译经验,有着深厚的翻译功底和丰富的实践,才能有资格出现在两会会场。

  而想进入外交部当一名优秀的高级翻译,必须经得起3道考验: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外交部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通过笔试后还必须参加英语面试,其中成绩排在最前面的10至15名,才有可能进入翻译室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一般来说,通过初试的人只有不到4%被最终录用。

  翻译是有一定技巧的,为了提高速度,两会上的翻译们在记录部分内容时会用一些符号来代替。比如“四项基本原则”可以用“四”字来代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以用“和”字外面加一个圈来代替。除此之外,领导人发言的时候,即使是连续10分钟的讲话,也得尽可能全部翻译出来。因此,记笔记是翻译的一个工作重点,这就需要不断地练习臂力。

  据了解,每年两会前,翻译们会提前一个月左右接到通知,谁为外长做翻译,谁为总理做翻译等等,他们就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做准备。不过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个团队在一起准备。翻译室的工作人员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总理的记者会为例,“大量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对两会热点问题的调研,整理总理一年来的讲话内容。‘大战’前,还要模拟召开记者会,不上场的同事充当陪练,设计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此外,还要进行‘彩排走场’。”

两会的翻译不止出现在会场

 以上说的都是同声传译的英文翻译,因为时常出现在发布会现场,所以受到媒体关注。但事实上,两会的翻译可不止这一种。同样经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但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的是手语翻译。他们得用手势把文件中的信息或领导人的精彩讲话传递到无声的世界中去。他们常常居于荧幕的一个下角,手一直不停。

  以2012年温家宝总理新闻记者招待会的手语翻译周晔为例,她是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并非外交部人员,但她在特教岗位上工作了近30年。她算是临时外聘的翻译,接到要为两会进行手语同步直播的任务后,她就把去年的报告全文仔仔细细地从头看到尾,一些不常使用,或者拿不准的词汇,她都圈出来,记在本子上,再去查《中国手语》。两本《中国手语》都已翻得很旧。

  此外,还有各个民族的“语言翻译官”。他们从各地层层选取,分到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的各个工作室,承担重要文件文献法律法规和重大会议的民族语文翻译和同声传译工作,拉近全国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他们的工作则要低调得多,几乎难被媒体关注到。这些翻译们不仅需要掌握民族语言,还得对民族文化和中央的政策了然于胸。他们的战场虽不在镁光灯闪烁的厅堂之中,但重要性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个岗位上的翻译。
发表于 2015-3-3 20: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成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1 01:47 , Processed in 0.5846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