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西安报人 于 2014-8-19 09:30 编辑 $ q+ Z2 y! ]7 K# r8 o
+ k1 b! E: E) x! I( S5 F
 2 o/ g9 j. O. T( v$ e% ?! R
( R0 M$ @8 N+ t6 e( j2 ]. a: O 秦岭,以它巍峨、雄奇、秀美的身姿让国人“惊艳”。“山水秦岭”,以其秀、美、奇、险、峻的性格成为陕西一张骄傲的历史文化名片。
, P J5 R" @7 B) ]4 ]8 D# k$ M% _在地理学家眼里,秦岭是南方、北方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在动物学家眼里,秦岭将动物区系划分为古北界和东洋界,两类截然不同的动物在这里交会、融合;在气候学家眼里,秦岭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在文学家眼里,秦岭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母亲河”,秦岭还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M* }* F i# }* D0 A6 E
然而,在这张“名片”的背后,由于数十年来的开山挖石,让满目青翠的秦岭山体上留下了一块块令人心痛的伤疤。相关部门虽然正在竭尽全力治理,但治理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 T; q. @( P& f$ w9 b连日来,记者沿着秦岭北麓从宝鸡市的太白县境内出发,直到华阴市大敷峪结束,沿途的开山采石现象,使秦岭“躯体”上的旧“伤”未愈,新“创”又成。尤其在渭南市少华山景区向东310国道两旁,大大小小的采石场随处可见,长期的炸山采石导致许多山体上的植被消失殆尽。8 E2 ^+ ?- |& {
太白县 鹦鸽镇大理岩矿区白花花一片
( Y; u y4 W3 K# d太白县鹦鸽镇梁家山村采矿场是一家大理岩矿区,年生产规模1万平方米,矿山储量为16.37万立方米,矿点采矿面积0.28平方公里。据当地群众讲,这些山头未被开采以前,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但现在看上去白花花一片,哪里还有点秦岭山体的影子?前两年,这个矿突然停工整改,目前已经基本整改到位。这就是说,这个矿将来还会再度开采。
6 B Z W5 ?" a$ _9 U" L) u5 l户县 黄柏峪三四个山头成平地
5 b# j% ~/ E2 T- P0 {户县庞光镇黄柏峪村村民告诉记者,原本郁郁葱葱的户县庞光镇黄柏峪几座山头,短短几个月时间因采石而被削为平地。开山采石的现场并没有在山外,而是隐藏在距山口近10公里的山里,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记者来到黄柏峪口试图进入采石现场,遭到了自称是负责开采黄柏峪山体石料的瑞德宝尔公司工作人员阻拦。对方称目前已经停止开采,所有人员和车辆都不得进入矿区。
, e3 \7 a, R) G2 z/ u在当地村民指引下,记者从另外一个山路绕行10公里左右接近采石场,放眼望去,至少有三四个山头已因大量采石即将成为平地,从采矿点上散落下去的石料堵塞了河道,场面触目惊心。现场除了开采出来的石料和停止作业的机械外,只有个别人在矿区走动。一位村民说,在黄柏峪开山取石的就是在山下阻挡游客进山的陕西瑞德宝尔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从去年8月进驻黄柏峪以后就修建进山道路,今年4月份才开始大面积开山采石。 H3 a: p, ~3 J. @2 Y9 ^$ M2 O
长安区 多个采石点成为“遗址”
- v5 H$ j, }( F! a+ y- I8 _6 B; J! n长安区王莽街办胡留村附近一个山沟里多年前采石严重。记者本次来到这个采矿点看到,沿途的电线被剪掉,路上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但此前因采石而留下的“疤痕”依然清晰。当地群众说,这个采石场前几年“红火”得很,现在虽然停下来几年了,可被毁掉的树木再也长不出来了。石砭峪内多个开山取石的“遗址”同样满目疮痍,开采后还没被拉出山的石块堆积在半山坡、河道里,现场寸草不生。
: u; B0 W, X9 W; \华县 莲花寺镇秦岭北坡到处是“牛皮癣”
( c ^8 x5 M2 x6 S: K华县莲花寺镇一带秦岭北坡,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部门与村组打着发展县域经济的旗号在那里炸山采石,山体毁坏严重,林木植被被毁不可胜数,令人触目惊心,惨不忍睹。莲花寺石渣厂从上世纪60年代开挖,几十年过去了,许多不可复制的历史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地群众说,有名的半截山是华县大地震最有名的遗址,山塌金斗王的发生地雨散潭、巨大无比的金斗王石、移山庙王家祠堂分布在山上。可几十年来半截山已经被削平,雨散潭由于地表水下降已经干枯,山塌金斗王据说也被炸掉,只留下了一片一片的“牛皮癣”了。
. @" r1 H5 P& b& A6 F) p6 w华阴市 大敷峪多座山头“穿白衣”( L, R& O F M! t
在华山以西12公里处的罗敷镇,沿着山路进入大敷峪向山上走了6公里左右,公路两边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采石点,其中有三个山头采取切割的采石方式被削平。河道中堆积着大量废弃的石渣,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浑浊不堪。三处山体被大面积开采,开采点下方堆满了开采落下的矩形石块、碎石。再向前走了大约4公里,沿途公路两边仍不时可以看到惨不忍睹的采石点,使山体遍体鳞伤,光秃秃一片。, v& H+ R( y) ~4 O
当地群众告诉记者,大敷峪是秦岭七十二峪口中的一个,峪道两侧石崖耸立,山势峻峭,一涧流水蜿蜒而下,形成美丽的罗敷河。这里曾是众多驴友们自助旅游的好地方。从2007年开始,数十家采石场陆续进驻开山采石,计划每年每家开采5万立方米。由于山体剥离层高,需要进行10多米的剥离层挖掘后才能开始开采矿石,因此开采落下的大量碎石、泥土都废弃在山上或者落入河道,一遇大雨,河道堵塞,造成各种险情。$ P+ f: q$ }( w, z
一位村民说,2010年7月,秦岭山洪引发泥石流,罗敷河上游大敷峪内数家采石场依旧作业,残渣石块滚落入罗敷河河道内,无法疏通的河道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危害。目前,这些采石点基本上都停下来了,但零零星星的还有人在开采。; b4 L! O/ X( ~/ ?
台峪口 治理采石场已花去近600万元
& K. N+ y/ y' f, Z6 N从大敷峪出来,沿着310国道向西行驶途中,路西边相距不远的两个石材厂场地上堆放的矩形石材一眼望不到边。这些石材均长约2米、宽约1米、厚约五六十厘米。当地一名群众告诉记者:“现在都是机械作业,眼前的几万方石料不到一年就弄回来了。今年以来,可能与政府管理有关系,场子上的石材没怎么增加。”; I+ L! Q. e0 j% x, k9 r% y( n
进入台峪口村,距山口不到500米处就有一个废弃的采石场,沿途悬挂的牌子上写着“秦岭北麓废弃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字样。曾经被开采的山体疤痕上不同程度覆盖着土层,并用织网固定。路边的石壁上固定着一块“秦岭北麓华山-少华山风景区废弃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第五标段)”的牌子。
5 k0 e& X. m6 V6 V: `牌子上的内容显示,该工程2010年5月7日开工,2013年3月1日竣工。项目投资 592.3406万元,东坡南北长120米,东西长240米。西坡南北长230米,东西长120米。工程采用爆破削坡、人工清坡、坡面干切挡墙、绿化等措施。完成覆盖种植土5614平方米,绿化砼喷播46000平方米,鱼鳞坑栽12471平方米……; K6 C) D8 m. d Q8 z3 i1 d8 Y+ b
据了解,截至目前,这项工程投入已经远远超出原来的预算,除此之外,每年还需要养护费用至少20万元,这都需要当地财政负担。初步统计,仅华阴市、华县关闭后的石材开采场生态恢复,就至少需要资金治理3亿元,这对于渭南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压力巨大。
1 E& H7 k0 f3 k4 ~, F)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