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5026|回复: 4
收起左侧

[户县地名] 户县地名考之第五桥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3255

回帖

1万

积分

柒.天山茗客

Rank: 8Rank: 8

积分
16604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4-7-29 22: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户县有一地名叫“丢桥”。“丢”,在这里读作丢的第四声,这个读音,儿时因为只知读音不知字而常常感到疑惑,后来才知道这是户县方言的一大特色,这个读音的来源,实际上是户县方音的“第五切”。所谓“切”,是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即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和声调,拼成一个音,又叫“反切”。“丢”,就是取“第”的声母,取“五”的韵母和声调拼出来的,因为户县方音读“五”为第四声,所以在这里读作“丢”为第四声,因此“丢桥”就是“第五桥”。
        第五桥在户县东部,秦户路以北,现归秦渡镇管辖,有骞第五桥、王第五桥、卢第五桥、韩第五桥和张第五桥。居传,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前,有一复姓“第五”的人,在苍龙河上修建了一座桥,方便了人们的通行,人称“第五桥”。这个桥设计合理、用材讲究、施工精细,一千九百年后仍然坚固实用,后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秦户路改道废弃而毁。这个地方原有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修的霍光庙也存在了近一千九百年,约在民国三十年前后被毁。明朝初年,关中大移民时,有骞、王、卢、韩、张五姓在第五桥周边居住成村,分别以“第五桥”冠以姓氏而命村名,故明朝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草堂寺铁钟、清乾隆《户县新志》均有“第五桥五堡”的记载。解放后,因骞第五桥和王第五桥规模扩大,两村合为一村,就有了现在的“骞王村”。
        苍龙河是秦镇西部的重要河流,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河水尚为沣沛,浅的地方水有齐腰深,深的地方有一人深,人们曾下河游泳、捞鱼、捉蟹、摸河蚌。现秦渡镇的西北方为原来的牛东乡,文革期间,记得一位活跃的造反派老师在大会上发言说“牛东地区红烂漫,苍龙河两岸尽朝晖”成了当时的名句。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户县在大规模的改河运动中,把苍龙河也去弯改直,把原来的老河道填为平地,可是在每年的农历七八月淋雨期间,顽强的苍龙河水还是顺着老河道而下,在牛东西南形成独特的两河风景。

191

主题

3255

回帖

1万

积分

柒.天山茗客

Rank: 8Rank: 8

积分
16604

社区QQ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9: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桥的废弃,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苍龙河去弯改直,苍龙河改道以后,第五桥被废弃了。

67

主题

443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169

社区QQ达人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4-7-30 14: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98

主题

251

回帖

1948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1948
发表于 2014-7-30 20: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学习。赞!

191

主题

3255

回帖

1万

积分

柒.天山茗客

Rank: 8Rank: 8

积分
16604

社区QQ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7: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县东坊间传,沣河两岸好竽子,牛东丢桥好女子,其中的“丢桥”,指的就是这个第五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2 00:06 , Processed in 0.1414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