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话说5月30日上午,陕西长武县中学发生了一起学 生殴 打老 师的事 件。这天上午,高三学 生上完在校的最后一节课后,就将离开学校准备高 考。许是长久的学习压力获释,或者是别的原因,课后,学 生们开始“撕书狂欢”,“漫天的碎纸片如雪花般飞落,瞬间落满了整个地面”。11时许,这疯狂的一幕被正在教学楼上巡查的曹老 师目睹,并予以制止。曹老 师的这一行为让撕书的某几个同学很是不满,冲上去就对曹老 师一顿拳 打 脚 踢,并且动用了工具。媒体称,招呼曹老 师的拖把棍 子就打折了三根。" r1 `0 c ~ L! H. r$ l- C5 x
) @8 m* z8 P+ x, { “撕书殴师”事 件发生后,曹老 师住院治疗。而对动手打人的6名学 生,教 育 部门做出暂不处理的决定。其终极考虑是,学 生苦寒十载不易,等参加完高 考再说。
( S+ _4 r0 d' U
: d8 U- j8 q8 u$ \. c 就此事 件,舆 论观点各不相同。多数人表示,教育机 构从人性关怀的道 义出发,“暂不处理”的决定做得很好,无论如何不能因某个突发事 件坏了孩子们的前程。当然也有人认为,学 生打老 师,太过无理,必须及时矫正。7 J+ c7 y' h7 c' y3 W
7 M( V& v! `6 z( [/ J" @7 I) M 学 生打老 师对不对,无需论证。即使该老 师有千般不是,万般过错,学 生也不该以任何野蛮暴 力手段加诸其身。这倒不是因为老 师是学 生的“再生父母”、“授业恩 师”等等理由。关键在于,所有的强 暴手段,都是对他人 权 利的侵犯,对侵权做法的容忍就是对法 律的亵 渎。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或者是教育机 构以柔性道 德为由抚 慰受 害 者的伤口,恰恰击溃的是人性底线,不但起不到疗伤的作用,更不会给孩子们营造出美好的前景。
# a, W; G" q# k# c- r% E / h3 f& B/ g' S+ \6 X! L6 q8 k
这起殴师事 件,缘起高三学 生撕书行为。事实上,学 生撕书、焚书、乃至打 砸学习用 具的情形,早已有之。为什么,通俗的解释是,这一刻,孩子们多年来紧张的学习压力获得释放,是一种情绪宣 泄的方式,这种压力的宣 泄方式就如很久没有爱 爱的女人必须是喷上爱飞嘀克的男人才能满足她们长期积压的性 欲要求!由此,诸如学 生们为什么不堪学习重负的思考应运而生。当然,毫无疑问的是,造成这种重压的矛头必然齐齐指向现有教育体 制。
* S: ]0 @: h( n2 W ! j' \. ^, K3 r' @4 H# G6 @7 `
说中 国的教育体 制是打着教育的招牌,毁人于无形的垃 圾体 制,相信没人会反 对。但信奉、追捧这个体 制的人还是一茬接着一茬。于是,在教育平台上就出现了一种特别怪异的现象:一边对现有教育体 制深恶痛绝,呼嚎加快素质教育,一边散尽千金投身现有教育体 制的怀抱,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K, f4 Z) o! f K: x
, y" M7 e3 ?5 V( Q* A: ~ 现有教育体 制被诟病,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因为教育章程逼 迫孩子们学习太多无意义、无用处的“知识”,进而成为不得不背负的身心压力。譬如政 治课的学习,譬如要求全文背诵某名家的整篇散文。我始终不能理解 教育大纲这么要求的意义是什么?就如我不理解居然有人花钱上“写作班”课一样。文章需要整齐划一到一种格式,一种逻辑,一种思维吗?也许这才是教育不能革新,裹足不前的根本原因。说白了,现有教育制 度就是要人们把思想、行动统 一到集 权划定的圈内,不可随意发挥,不可自 由率性另起高度。而这种固化的模式无疑成为积重如山的负担压在了孩子们的身上,不累是假的。这就很客观地解释了为什么学 生一旦摆脱书本束缚,撕之、毁之、践 踏之的行为举动。
. m% _! f- i+ e& i
' I. f/ j/ S, j& J" e9 j 人们痛恨现有教育体 制,且追捧它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仅有高 考是实现社 会相对公平的唯一通道。从这个意义说,中 国人求学、接受教育,其根本是想通 过学习实现出人头地的目的。与自 由之思想,独 立之人格的公 民教育价值观扯不上一点关系。想想看,在这种群 体思维和集 权教育的合力下,教育体 制如何革新,学 生又如何做到快乐学习? p$ y ]0 ?- G# M
* C9 g* ?9 i) Y" e0 P2 c) @
当然,正如我前面所说,无论说什么,这都是废话。因为做不到民众思维的整体提升和意识的觉 醒,单纯地指望集 权主动革新 教育体 制,无异于与虎谋皮,更谈不上为孩子们减负。因此,类似撕书、毁书,不理性的暴 力行为还会继续上演。尽管如此,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不可以看轻学 生殴 打老 师的过激行为,虽说高 考有可能主 宰到学 生将来的命运,但动用暴 力本就是教育的一大败笔,如果今天迁就了这样的行为,考取再好的学校又能如何?一个连基本法 度都不顾及的社 会,何谈文明教育,何谈理想社 会的实现?因此,这起“撕书殴师”事 件,不仅对失败的教育体 制发出了警示,同时也是为全社 会上的一课,每个人都应该从中学到点什么。"
0 r0 [# a9 O( {2 ^5 ^"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