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身体欠佳,入住户县中医医院内科病室,十天来,大夫和护士的一举一动,让我一扫二十多年来对“天使”的不良印象。3 m0 Q9 _" a; R: {* x" B
我的主治大夫姓樊名莹。
9 }- @0 @3 }. X9 K, z/ f 走进医院大门北侧,墙上贴的七、八张感谢信里,感谢樊大夫的就有两份。3月26日上午,当中风科没有床位,我被介绍到内科住院部后,心想,如果能碰到这个大夫,也算是有幸。当我接过门诊贺大夫的条子,他指着背面的字说,你去找樊大夫。' ?5 }; Z% V1 ]* N) S+ x; E
到了内科“医办室”,我怯生生的询问那位是樊大夫时,一医生说:“她忙着,你不用找她,到护士办公室先办理入院手续就对了”。按照这位大夫的吩咐,我很快就躺在了病室门外走廊安置的+10病床上,等候医生的“处理”。
5 ~: `; N6 m/ ?6 A2 d “喂,贺老师介绍的+9床的病人怎么不见了”?一医生在询问护士,“+9床的病人在+10床安排着”,随着护士的回答声,一位约莫40岁左右的“白衣”,面带笑容向我走来,简单寒暄后,她说处理一下其他事务,马上就来。
1 Q. V n, N" H: h/ s 我知道这就是医院墙上患者出院后表扬、感谢的樊大夫。
2 F/ G s" l3 ?5 {- i 5分钟后,樊大夫站在了我的床榻前,端详了我的脸色,询问了我的病情,倾听了我的陈述,最后把脉。简短几分钟,基本完成了“四诊法”的内容。在完成这一系列诊断过程中,樊大夫的表情始终没有“凝重”和“深沉”,而是象拉家常一样,絮絮不止,繁而不厌,偶尔露出一丝微笑,露出一种温情。这种微笑,这种温情,跨越时间的长空,让我的思绪回到了19年前。19年前,在户县某一大医院就诊时:大夫的敷衍,护士的塞责,个别领导的刁钻和骄横的情形,还有《户县报》当时吹嘘的那篇文章:《净土,腾跃着一群活跃的天使》等等,不堪回首的往事顿时在我的脑际一闪而过。
( T1 ^% d' R4 _9 L2 I 第二天查房,樊大夫得知我很久没有进行体检了,于是除了各种常规检查外,特意为我出具了脾、肝、肺等B超检查单,并详细告知我各种检查的地点和上班时段。' d5 s0 _' v7 [! I, c& b
第三天早上,当我把各种化验检查及CT、B超、心电图检查结果交给她后,待输完液,来到我床前,又详细的给讲析了各项检查的数值及病变,并安慰我:“没啥大问题,住一段时间再观察,调理调理就会好的”。我的空腹血糖检查指数较高,达到正常值的最高限,为了排除患糖尿病的可能,樊大夫又为我做了餐后血糖检测。结果出来后,她欣慰并玩笑的对我说:“想给你定个糖尿病还定不上”。$ e4 q& G$ O7 X+ C8 _7 R" J4 \
为了避免我因情绪、运动、进食、吸烟等因素影响血压升高,客观真实地反映我的血压情况,樊大夫还对我进行了一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得知我监测数值都在正常范围内时,她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4 H' p( Z# I0 {! b/ O8 p s% v; ]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查房,樊大夫总是认真把脉,简短询问,耐心听我陈述,于是我也就产生了“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的思想,为早日恢复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E) F& `$ W4 N$ i- A/ I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清人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樊大夫不是州官县吏,但患者的“一枝一叶”,一举一动,却无不牵动着她的感情,因为她笃信的是为患者想而所想,为患者“疾”而所急的信念。
# E- ?/ U7 w+ z% a 樊莹大夫对患者有时也很“繁”,用她的话说:“只要你不嫌我罗嗦”。 我觉得这种“繁”不是煩。这种“繁”恰好说明她善良的心像露珠一样晶莹。# H# \1 N4 Q) y1 r+ ~9 D) F
夜幕即将降临,远处的终南,雨后山色如黛,蓦然间,我觉得她正如这巍巍南山一样,美丽、实在、高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