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409|回复: 6
收起左侧

户县城镇居民人情消费面面观

[复制链接]

20

主题

148

回帖

626

积分

贰.杏坛小葩

Rank: 3Rank: 3

积分
626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4-1-14 14: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中央的“八项规定”和严禁“四风”有效地抑制了三公消费,高档酒店吃喝之风大有趋淡之势。但是平常百姓人情往来之风没有多大收敛,变化不大。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被人们视为“隐形”负担的人情消费尽管以前每年都在增加。据有关部门对户县城镇50户居民家庭的调查资料分析,今年1—11月份我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捐赠支出2274.24元,人均减少4.12元,降低幅度仅为0.002个百分点。呈现趋势是运行在高位,人情消费呈现名目多、人情价码高、负面效应大的现象依然存在。
1、人情消费花样多,覆盖范围广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活动的不断增多,人情消费的种类范围也随之扩大,从过去较单一的婚、丧、嫁、娶、亲朋之间来往外,已发展到目前亲朋以外的同事、同学、邻里等因为“大事“相互之间互相搭礼。婚丧、新房乔迁、孩子升学成为居民家庭大宴宾朋的主要方式,生日、订婚、参军、小孩满月、职务升迁、开业庆典等五花八门,甚至包括购买高档家电、汽车等等都要叫上朋友摆几桌庆贺热闹一番,使一些人不得不碍着面子,身不由已的随礼积极参与。人情消费的消费内容越来越丰富,消费领域越来越大。在调查中,尽管大多数居民对过多过频的人情消费颇有微词,却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据粗略统计,城镇居民家庭每年仅人情消费达20多项,暑假、五一、十一、腊月等请帖和邀请电话不时响起,几乎成了‘搭礼月‘,有人忙的分身无术。搭礼行情已逐渐成为部分居民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
2、人情消费标准越来越高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送礼金额也是水涨船高,成为居民沉重的负担。在调查中,一调查户感叹道人情胜似债、行情年年涨,过去,亲朋好友婚丧嫁娶,送上几十元或其他礼物就可聊表心意,现如今,100元已不好意思出手,200元才够格,300—500元很平常,搭千元礼金已经见怪不怪,200元以上的礼金正逐步成为主流,对于部分人来说最怕过节,因为过节就有人情消费,尤其是五一、国庆、元旦等“黄道吉日”结婚的一个接一个,暑期高考后的谢师宴蜂拥而至,搭礼行情不光是亲戚朋友之间,而且范围越来越大,只要在一个小区平时虽然不往来,只要有事就打招呼,就得去。一般的居民家庭对日益高昂的人情往来尚可勉强而为,但相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就显得相对困难:捉襟见肘,苦不堪言。有一五人而只有一人就业月均2000元的低保家庭,提起日常人情消费直言“撑不住”,月均600元的人情往来支出,占到月收入的30%,尽管年年月月紧扣慢算,还是严重入不敷出,负债生活。为了不在亲戚朋友乡党面前丢面子,只得借钱行情。一位女士说,现在的人情消费不只是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就连我们这些中等收入的家庭也觉得吃不消,尤其是每年八九月份金榜宴请遍地开花,光她和丈夫单位同事、亲戚、同学孩子升学送礼达20多人次,送出礼金5300元,花去近乎两人一个月的工资。不仅使家庭生活受到影响,而且还要动用存款来生活。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个个孩子上大学,家家都这样搞,你来我往,人情债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同样的事今年你送100元,明年后年我得送200元,人情价码不断上升,尤其是对贫困家庭来说是雪上加霜,已超过大多数居民家庭的承受能力。
3、人情消费本质变味,负面效应明显
礼尚往来人之常情,但近年来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给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很多负面效应。人情消费本该是亲戚朋友之间的单纯礼仪,而眼下人情消费已转化成编织人际关系网的手段,到了不送礼办不成事,不行情好朋友变成陌生路人的现象。现在不光是大人送礼,就连中小学生之间过生日都互相送礼、请客,开学初家长给老师送礼更是一种风气,为的是孩子能分个好班得到老师的关照,这样的人情消费行为迁移到孩子身上,会损于老师的尊严,更加大了孩子对不公待遇的感知和期盼,会给孩子稚嫩的心灵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变味的人情消费一方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
4、人情消费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众攀比心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过去有了较大改变,但仍有部分居民思想陈旧,总认为喜事不大办,难以形成喜庆,丧事不大办,不足以显示晚辈的孝心,总喜欢讲排场,比人气,比档次,用以显示自己的价值。从而互相攀比,彼此摆阔,在攀比心的驱驶下到处借钱宴请宾客,到头来是得不偿失。在调查中尽管大多数居民对过频的人情消费持反感态度,但为了争面子“留后路”违心地随波逐流任其发展。
(2)、补偿心理。由于人情风越刮越盛,人情债越积越多,一些人认为自己以前出去的礼金多、遇事不摆酒席,觉得吃亏,就刻意在生活中“制造”各种值得庆贺的事,“遇事必办,要办务大”,以达到收回礼金的目的。
(3)、敛财心理。主要是一些人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或手中的权力,为别人办了一些事情,落下不少人情,因此借办事为名,达到敛财的目的。势大聚财,势小聚人。
当前社会出现的过度人情消费,已经干扰了居民日常生活,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是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种形式宣传文明健康的人际关系,明确友情与孝道并不完全取决于礼金的高低和酒席的多少,而是取决于人与人之间难以割舍的真情,要提倡文明办事,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净化社会风气,和谐人际关系。二是要制定人情消费规范,不论是城里、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应建立红白理事会,推行节俭办事制度,建立约束机制,尤其是对哪些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领导干部给予严肃处理,领导干部带头树新风,勤俭办红白喜事,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减少居民的人情负担。我县是全国的文明县城,在治理人情消费上各级党委、政府应有所作为,使其尽快走出越来越膨胀的怪圈。


674

主题

855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36
发表于 2014-1-14 15: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15 05: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

21

主题

336

回帖

2407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407
发表于 2014-1-15 05: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楼主!

293

主题

2147

回帖

9927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9927
发表于 2014-1-16 06: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149

主题

1991

回帖

6530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530
发表于 2014-1-17 14: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32

主题

724

回帖

2962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962
发表于 2014-1-18 05: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5 21:20 , Processed in 0.1483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