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贪官还有底线?这话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可笑。但当我们牢记与时俱进这个理念,同时再看看这位贪官“底线”的内容,恐怕就不会再觉得好笑,而是要感到沉痛了。
1 d* f1 P- O2 T6 w$ {* g5 n/ M/ Q! y3 a: Z5 |: O: D, O
7月24日《检察日报》载,江苏省农垦集团滨淮农场原工程项目办主任王春学,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没收财产10万元。他在悔过书上说,2005年是我开始接触外地施工老板的第一年。我当时也深知要处处注意自己的形象,同时还清楚地记得当初要做好人的誓言,所以我为自己定下了收礼受贿的底线原则:不主动索礼索贿;能不收的尽量不收;工程质量差的坚决不收;尽可能不收现金和贵重物品;收礼不能以损害农场利益为交换条件;大额现金尽可能不收,如万一难推却的,施工的工程质量必须要好。5 N& p" r: T/ H! Z p8 ]
7 K& w* R8 |8 q' c
这位王主任不过就是一个农场的项目办负责人而已,估计最多是个九品官。但他开始有受贿机遇的2005年,众所周知已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场潜规则已经让人无法抗拒的年月。为了适应社会转型,他面临的是一个除非辞职否则就得适应的大环境(比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姜德志同志披露:沈阳大贪官慕绥新的秘书说不出区长县长书记中谁给慕书记送了钱,只能说出谁没有送钱)。在这样的情况下,收钱已经是一种顺理成章了。所谓“盗亦有道”,贪官在收钱时是否有底线以及底线的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既体现了贪官的人品高下,也决定着贪官对党和人民危害的大小,绝不是可以忽略不论的笑话。4 v9 L- b! C5 K# k
" y) u/ T8 ?2 W! U; M7 T 贪官的人品与职位是不成正比的。像王春学这个小官,他的底线中有一个原则无论是否能够贯彻,但确实还可以换来一些感动:要保证工程质量,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害人。像取保候审的刘柏松从河南莫名其妙地成为吉林省交通厅副厅长后修铁路,1.6亿元工程款几乎被挥霍光,通车典礼上火车就从铁轨上摔了下去,这很明显就是没有底线。再比如沈阳在慕绥新马向东落马之前,土地出让收入只有7000万元,他们落马后就增加到20亿元,他们在收钱的时候也完全不顾国家遭受了多大的损失。最典型的当然要数级别最高的陈良宇,向他送钱的人糟蹋上海老百姓的救命养老钱——社保基金,试问又有什么底线可言!
. H4 q8 f2 v5 T, b- t% @ E
( k. J0 X0 b2 N0 ~8 p1 q8 E 两害相权取其轻。相比那些没有底线的贪官,老百姓心中也有一杆秤。防止官员们贪污受贿既然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则对于像王主任这样的还有底线的贪官,其实也比较欢迎——总比那些在重大国计民生工程上一点儿底线也没有的贪官好嘛。不贪为底线已经不现实,则以贪而不害人为底线,就是人民群众对当今官员的最大期盼了。(人民网强国博客)
: {+ q3 e# ?( o$ H; n: b0 @7 R/ f1 R a$ x8 D% O2 G. V u% W
/ u) H4 _- X+ ]9 {4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