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457|回复: 2
收起左侧

法门寺文化景区

[复制链接]

139

主题

323

回帖

1976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1976

社区QQ达人

QQ
发表于 2012-4-26 12: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门寺文化景区依托法门古寺而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景区一期工程斥巨资打造(25亿元),占地约1300亩,是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先生主持设计的,(他曾主持设计台湾中台禅寺及目前全世界最高摩天大楼“台北101”等著名建筑)。景区由山门广场、佛光大道、法门寺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众多艺术佛像、园林雕塑小品等几部分组成,全面展示了佛文化在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致力将其打造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佛都”,成为继兵马俑之后的“陕西第二个文化符号”。    - z" q& b( }  U1 F- M3 u
. P- M. L; i& b- C5 A6 b
      现在,我们开始参观这个千载佛家圣地,领略万世人文经典。
% T+ M/ z$ @0 r/ [                                          
4 V) z' T- E; }% P. i2 Q: j+ T* q* L8 k: K7 B/ }* U  `
7 U% l/ R5 v3 J+ g; |
      山门广场位于法门寺文化景区的入口,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设计风格大气恢宏。山门及两侧回廊的设计方正、简洁与围合的广场一起共同体现了佛学的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胸襟。
- W# M0 a1 @' u1 I4 g* G
, \$ \3 d5 f6 {  z  X$ }      山门东西两侧,栽植了天数(树)25棵,地数(树)30棵。大家可以看到树种为银杏,棵棵银杏粗壮挺拔。银杏被尊推为我国的国树,在凡人世界中是“活化石”也可表示佛法在中国两千六百年的再次发扬光大。! r  e6 H8 W0 B

2 [. H# Z( O% s. E      请大家看看这组建筑,仅以明快的线条让人感到佛法的广博和佛陀教法的明理。其色彩为金黄、暖黄,具有一种庄严清静,慈悲祥和的氛围。这是园区的入口处“佛光门”。
2 [$ f/ s7 _) G# ?! ?4 {4 p  [6 J& A- x+ b
                                       
6 M# h5 K, t/ o8 e! m. m$ y( y# e- N4 ]5 S2 p0 r% G# Y3 ?$ }
      穿过佛光门在这个院中,一泓静水,此为静心池:净水莲花14朵高雅圣洁。通过静心池,人们可以放下世俗间的一切忧扰,以一颗平静之心走入佛国圣地。在静心池的东西两侧设有圣兽。青狮:狮子为万兽之王,代表佛教的神威。佛法即如同狮子一样,供奉狮子可辟邪护法。白象:供奉大象,可降伏邪念,得到物质和智慧的财富,得佛果之成就。/ c* D8 h- y* |5 |% V2 A. {

+ l# m% E8 g2 u& X& ]" H      穿过广场走过般若门大家可以发现,在般若门菩提门之间,是一个相对狭窄的过道。这正是利用了建筑艺术上的缩放手段,给人感觉上有舒畅和压抑作用,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控制作用。也表现出了只有以智慧(般若)为前行指导才能到达解脱彼岸这一教义。
5 B" t2 \. j; V                                    ; j  a; p* U- l+ L/ G3 @/ h+ q
9 P1 U; X+ B) ]- Y6 y1 j
0 R/ l0 X* j. f+ c
      出菩提门大家可以发现这道圆融门,它只有门柱,似乎有点奇怪。这是因为佛教以观察诸法“空性”为入道的法门,故称“空门”。
1 I# \0 [7 q. J* i) Q; f$ d                                          
1 ^3 p& M) N  E  c  U2 L$ @" B& p1 T1 U) l+ f
      现在,从山门广场到这里,我们已穿过了佛光门、般若门、菩提门、圆融门,来到了佛光大道。佛光大道长1230米,宽108米,象征着由世俗走向成就的修行之路,也就是说是一条成佛之道。佛光大道是景区的景观主轴。东边设有佛陀胜迹系列雕塑,讲述了佛祖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涅槃的故事,西侧是法界源流系列雕塑,展现了佛教文化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 P* b/ p+ q8 b) ~1 r
! b. m1 J; K: U5 K) A' l9 N. G4 `" |                             
1 d" E" k8 ?* O% P1 c
7 r0 o% m' ?0 @  ~1 J+ q( a      佛光大道分别设有经幢、菩萨,同时按佛教“五时判教”而设,其中包括: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我们将山门比喻为“此岸”(现世),而佛光大道则为接引凡夫众生通过“五时判教”到达“彼岸”——合十舍利塔(佛国),证得佛果这一解脱之道。“众生皆有佛性”在这条大道上愿大家都能发掘出属于自己的“自性三宝”/ e3 H. s6 ~( i7 r' z$ I

5 O$ S- m, A4 l2 ]+ V2 l      经幢乃佛教圣物,常将经文刻于其上。象征佛的智慧能降服一切烦恼,在佛教中有祛邪降魔的说法。福报:智慧流溢、一生吉祥。; R0 y3 P/ B) C0 {( P; v
                                         ! h- s$ D/ p% ?8 V( k+ n! o2 W. b) n
! [; R- y7 n, Q, K2 Y, U( h: H* Z
. I7 G% u- g: s( A- h
佛光大道菩萨像包括:
# [/ n) [! J( P# E
; ], y( D  N/ l& F      东1:大妙相菩萨。与法苑林菩萨同是弥勒佛的胁侍菩萨,合称“弥勒三尊”。福报:今世神灵护佑,来世往生天宫。  i- }/ N6 B; N+ e0 `
- u" f8 m" L( {0 ^3 W5 K4 A
      东2: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是释迦牟尼佛的胁侍菩萨,合称“华严三圣”。文殊菩萨福报:自己和子孙具足智慧。; x0 v" g% J2 d) O0 J% u
# r& R( w$ D, X$ A8 W) u8 R
      东3:观音菩萨(大悲)。与地藏菩萨同是释迦牟尼佛的胁侍菩萨,合称“娑婆三圣”。观世音菩萨福报:所愿必成,苦难远离。/ l2 I/ E2 a( \( l
+ l6 F- ?) H7 W
      东4: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同是药师如来的胁侍菩萨,合称“东方三圣”。福报:远离病痛,无有怖畏。/ }1 s* k* v( ]  H$ V# U( K
* M+ o. s% ^: S: ?
      东5:观音菩萨(大慈)。与大势至菩萨分别为阿弥陀佛的胁侍。福报:现世获观音慈悲救护,来世蒙观音引生极乐。( n/ U. l3 ^+ J- A" P/ G

' q) n6 t( J) Y0 l  T( s' m      西1:法苑林菩萨福报:今世菩萨护佑,来世往生兜率天宫。  q" ]4 c1 V' E4 E- F' m
3 g1 X/ B! V' l
      西2:普贤菩萨福报:自己和子孙凡行必成。6 B' y# U, R* X% d+ P

; R* H; f) s+ L! B1 o  b' N      西3:地藏菩萨福报:先世亲人不堕地狱,来世不堕恶道。
& l" r4 [1 P2 }- d) |- D) `$ ~
$ B( C3 E3 d9 A      西4:月光菩萨。福报:远离病痛,无有怖畏。
. V- I# I2 Y6 U* U/ }
: Q* x0 Z: b  g" c& m      西5:大势至菩萨。福  报:现世脱离恶道,来世往生极乐。
7 y6 m: k( |6 q% q0 Q1 o# o                                     ! f0 z/ P* }  N4 I4 I3 C) F

% W4 c: o  {2 f! O0 w
7 N, I" a- x  y" c$ g     佛陀胜迹;共由八组景观雕塑组成,其主旨表现人间佛陀,人间佛教。此佛陀像非圣化之佛陀像,按不同的年龄做出不同的模样,体现佛陀由凡入圣的虔诚心态和伟大精神,分别为:
  w' F0 u- C( n; l: Y: z: p1 m
* i7 ~8 C4 b  m: Y0 a      太子诞生 :迦毗(jia bi)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她顿时觉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身如日月光照。大象入梦,王后受孕。
* z9 T7 @7 o- t7 ?! l6 y4 W# j: }+ a- F$ Q# j9 ^
      出游感苦:太子出游,受一出家人启发,决意修行,以求解脱“老”、“病”、“死” 之苦。太子坐于中间,思量求解人间疾苦之道,从左至右分立老苦、病苦、死苦和出家僧人。
4 o6 g0 x. O9 g1 x7 r) z% j
" _6 ^9 R1 n$ X. \1 E; P  t      夜度凡尘:太子不为五欲所动,依然决定出行城。前为太子骑马离城,浮云中的四位力士共举太子四马蹄,寓意着太子离城之意。四块浮雕分别塑造了:太子离别妻儿、皇宫中奢华的歌舞生活。
: Q6 u7 U$ v! {0 u6 A, w) p& N. C& f# a6 n( p, G
      六年苦行:悉达多太子出家后,曾多方寻访明师,以求大道。多次的参学和超越,仍未得所求之道。决定去体验禁欲苦行,以求解脱,于是南渡恒河来到伽山苦行林,六年之中勤苦精进身体变得极度消瘦,有若枯木,手摩胸腹,能触背脊。
# C; k7 d4 C% v1 M  h2 K& s% A' ^) [6 o+ K
      菩提悟道:悉达多太子坐于一棵毕钵罗树下。发愿言:我今若不证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坐。经四十九日禅坐,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究竟大道,至此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 V. h( V$ _' J2 k5 I% }" k( \. h
" I' j" H0 g, o( H: `9 R* q! C4 H0 n
      初转法轮:佛祖在鹿野苑向他的侍从憍(qiao)陈如等五人说“四圣谛”(di)法。在菩提树下,佛祖端坐中间,神态安详。白鹿与五弟子分座周围,屏气凝听。
0 J; j0 |. M0 M) U, n1 b! O/ H' s# }8 C8 Q+ z% R
      普度众生:采用如意(佛教法器—普度众生,满足众愿)为造型元素,表示“佛法无边,普度众生”,芸芸众生在这里感悟佛法,祈愿“脱离苦海,登上彼岸”。4 V; h; h: k. ]+ i- b+ m

0 h; K/ o9 B5 y6 I! s' R      双林灭度:释迦牟尼八十岁时,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胁着席,叠足安卧,安祥圆寂。众弟子或泫然流涕、或捶胸顿足、或仰面嚎啕于佛陀身旁。0 ]. ]. V5 p$ |

, Z) Z; T) I0 Q+ L8 r      法门寺院
$ A# R: z  ]2 T# e' l- ^0 V( X) ~/ e. V$ L% J& Y
      入山门,经佛光大道,我们来到了佛门圣地——法门寺院。寺院位于佛光大道中段偏北的东侧,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说它是佛门圣地,一是据地理阴阳学家,这座寺庙披小带河,负阴抱阳,气聚而不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僧人们在青山白云,流水清泉中悟道成佛。二是寺院经历了佛教在中国传播兴盛衰微,再光大的全过程。正是由于这座寺院的令人惊叹的历史,才有了今天蔚为壮观的法门寺文化景区。如果说法门寺文化景区是一个盛开的莲花,这里就是储藏,培植莲花的种子。
2 N/ m1 b+ E0 E5 l1 t6 i                              
# a( z, v+ U0 o$ L- y
. P) ~) G' s. r( G: v- G% T  V! V: v! ^  H/ W2 y
      法门寺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帝年间,距今约有1700余年的历史。寺名屡变,塔名也随之屡变。北周以前寺名为阿育王寺,塔亦同名。自唐代以后,寺院定名为法门寺,后虽然有更改,但仍以法门寺名扬天下。眼前这座塔,初为阿育王塔,后改“真身宝塔”、“大圣真身宝塔”。今天,人们仍以寺名称塔名。* S& s6 h% O# K, J' I
+ R# X5 t1 |) F
      法门寺院与宝塔历经了佛教在中国兴衰的全过程,可以说国兴寺兴,国难寺难。北周武帝毁佛,法门寺庙随之被毁。隋朝推崇佛教,法门寺庙得以重建。自唐代建立以后,由于皇室崇佛,法门寺走向它的全盛时期。因为法门寺塔地宫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唐皇室每30年迎佛骨入都供奉。从公元659年开启法门寺地宫,首迎佛骨到公元873年第七次恭迎佛骨。每次恭迎佛骨都是岁丰人和,国泰民安。从长安到法门寺一百多公里,车马昼夜不绝,京城万人空巷。皇帝亲临安福门城楼顶礼迎拜。百官士庶沿街迎候,可谓盛况空前。每次恭迎佛骨皇室都对寺院大施财物,皇帝、皇后、王公贵族供养了大量金银器、琉璃器、丝织品和法器。在这期间,法门寺多次修筑扩建,形成了二十四院的形制。
& S- I% b( t2 S( ~/ I9 C& }. Q7 `0 k2 m
      随着公元874年法门寺地宫之门的封埋。法门寺遭受明代地震,民国驻军的毁坏。特别是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开展破“四旧”,进入寺院,毁殿堂、坏佛像、烧佛经,还要挖地宫取宝。在此危机时刻,法门寺主持良卿和尚自焚圆寂于真身宝塔前,才没有让地宫珍宝受到损失。尽管如此,法门寺院还是成为“扶风地区无产阶级造反派临时总指挥部”。在“造反派”的内战中,法门寺又一次遭到了劫难。4 f4 A+ \! m7 T4 G; `
' g3 B! K7 a% ]! F# {
      今天,我们能看到法门寺的珍宝,一要感谢抗战期间,对法门寺地宫珍宝守口如瓶的朱子桥先生,正是由于他们一批人的保护,才不致使这些珍宝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二要感谢“文革”中自焚身亡的法门寺主持良卿和尚,正是他舍身护宝,才使佛门舍利等一批珍宝免遭损坏。
3 @/ _1 U% W, _) R
+ W# J( M( m; b; v/ o. m      建于明代万历七年的“真身宝塔”,于1981年8月4日凌晨1时57分,“真身宝塔”的半壁在大雨中崩塌。1985年陕西省政府决定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于1987年4月3日在法门寺塔基地宫发现了佛指骨舍利和大批唐代的稀世珍宝,震动了国内外。: z$ ~& t% ^7 t$ A6 X

& U- i! [9 d5 _3 J7 o- w      法门寺院以“真身宝塔”为寺院的中轴线,建筑结构古今结合,形制以仿唐为主,屋顶为飞檐筒形青瓦,风格古朴,坏境静雅。/ f' Y$ W( a8 `" |
' @& O' M) a! l' O$ y
      过天王殿,就是突兀矗立的十三级舍利砖塔。它是以唐塔为基础,以明塔为标准的具有楼阁式风格的砖塔,挺拔俊秀。
6 b% \9 t! x3 L2 q! u: t" E) W, ]) {7 R8 k1 x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于1956年8月法门寺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省政府又拨款重修了大雄宝殿和铜佛阁。自1987年佛指舍利发现后,寺院恢复建设,基本上恢复了唐代百亩寺院的规模。! u; j& ^! R9 |/ H& r. J

5 c) o- _2 q7 P: s4 @$ d      十多年来,法门寺在前任方丈澄观净一法师的主持下,相继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殿、禅堂、祖堂、斋堂、寮房、佛学院等仿唐建筑。
# S5 H+ i% w8 Q) Q0 P2 g
- R7 ^1 }6 S* ]6 D1 ^      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和大唐王朝2499件供佛珍宝,在1113年后重见天日,这批稀世珍宝,不论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还是中外交流史、美术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也日益引起世界瞩目。也让法门寺成为当今世界的朝拜中心,增强了法门寺在世界佛教文化中心的历史记录。佛文化是法门寺的核心,法门寺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世界佛文化的瑰宝。
0 ~; X4 |. Y; v, R+ V/ s/ E: w: O2 h8 |0 x! z( m
      特别说明:参观完双林灭度可以参观法门寺院。/ N8 z3 `( ]! o/ h( G7 `1 J
$ O& ?3 q- z( q# s- c& z* K& \
      离开法门寺寺院来到佛光大道北侧。现在我们就处于六度桥前,这是修身成佛的必行之桥。人们常说,没有过不去的桥,而过此桥,须经过人生的大彻大悟。& A' F, @+ M1 y, e! b+ ]" m: Y

6 d' [; p+ ~  t+ Y                             : O4 G1 B+ E$ a
. ?7 L( U' _5 L8 M! ^+ B
      所谓六度就是六种从烦恼到觉悟,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也就是讲人的修行方式。六度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每行进一次,即进行洗涤心灵一次。一次觉悟破一种无明,去一种烦恼所以,从山门到此,须经过六度桥,这也是众生由山门到踏上彼岸,拜见佛祖真身的必经之路。只有洗涤芸芸众生浮沉铅华,放下世间的一切妄想执着,才可以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pi)卢性海。                                              ; r! }" A2 Y. R3 T
0 h1 C2 P* e7 B+ O/ l! t2 l
      现在,我们来欣赏这个合十舍利塔。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它供奉着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塔高度148米,一表示佛祖于众生无别,佛陀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的佛陀。四八是夏历四月初八,为佛之诞生。它象征着和谐、安康、国泰民安的旷古盛世。  R& |7 v+ O' P; A$ y

+ J- g; I6 k  J, ?2 D9 L& B8 I5 o; T7 M0 r% F- S
                                
4 R1 `& T4 Y- g7 V# N$ y$ V. Q# E1 F- D7 z) @- i

+ Y" r; R) s* O6 {. c7 E      合十舍利塔的造型,为双手合十,双手合十表示了佛教的仪式特点、基本理念和人类追求和平的基本意愿。在双手合十造型中,内含的唐塔表明了历史和现代的圆满融合。在双手合十的空间内,又供奉有三身、三世诸佛、菩萨,又表明了这是宇宙法界。通过双手合十的建筑造型,表现了佛教和合、和睦、和谐、和平的思想内涵。
3 M* T4 h' r7 r7 a' f/ H                  
% f! z& J  q# ~; @
" q* j+ s3 m: m" P( I% n3 n1 ]0 d( j1 x) G) z4 v  v; f
      穿过十万人广场,我们来到合十舍利塔前。合十舍利塔共六层,分地面及地宫部分。自下而上,供奉着佛教三身佛(即:法、报、化三身)各方菩萨等佛教文化景观造型。寓意为“三身法像,六重法界”这里是人们理想的彼岸。佛祖真身舍利存放于舍利塔地宫中厅,每逢重大佛教节日才升起展示。信众可集结于舍利塔十万人广场瞻仰圣物。它会让瞻礼者得到心灵的净化,感悟人生的和谐与光明。
, U% o! [& _7 _% X& G5 k                                    
8 ^4 K5 D) V  [  l* ~/ V
$ G- p$ s) A" l0 ?6 b3 g* X" i# {; G( C4 R* l. L* I
      首先我们进入合十舍利塔一层,依次供奉着:4 m) c' I4 `9 l# F* T- ~$ x7 c

8 X4 F1 N* z( [) T. ^- j7 B& ?      (1)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居住须弥山腰,各护一天下,治服众魔,保护众生财富不受侵犯。
* A( `9 p4 o7 Y4 Q" M" F/ r: S; C2 G
      (2)弥勒佛:大肚弥勒能容常人难容之事,教导众生忍得住心中烦恼,耐得住岁月寂寞,不争一时之气,方免百日之忧。1 T3 _. `5 z. N$ z/ H" h

: d' @' Q; N2 a3 N      (3)韦驮菩萨:南方增长天王属下八神将之一,位居32员神将之首。韦陀菩萨护持佛法,庇护众生。
  s& C! S  r; f& n0 @4 p: R% c
2 f$ k3 m* L# P3 \3 R" R      (4)阿难尊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是多闻   第一,他代表“解”、代表智慧;迦叶尊者苦行第一,代表实“行”,二者都是佛陀最著名的两大弟子。7 \/ Z' B2 Q8 g6 N0 B1 j

$ i0 [% `5 S8 z2 h$ n5 F& V, X      (5)化身佛(释迦牟尼佛):化身佛以大悲心应众生机缘而示现娑婆世界救度众生,传授般若智慧,维持世间平安和谐。- T4 o/ N% q! |
; [& }& ~' k, T, b
      (6)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普救人间灾难。在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合或供奉观音菩萨像,观音便前往救度,使人们脱离苦难。 ! G; c9 ?- G0 ?) Q8 C$ G
. }& i9 S1 t+ I" ]1 @
      (7)地藏菩萨:至心称念地藏菩萨名号,礼拜供养地藏菩萨像等,必能离诸忧苦,不坠恶道,并能获得家室永安,先亡生天,现在益寿,所求遂意。" U9 X2 T  ]( H* p
- [7 ~! P% M- B5 S( f4 h# V0 A3 L
      我们从电梯向上走之后进入二层,这里供奉着报身佛。8 J0 J7 A+ {: o# f- w% b

! }% ~. e3 {; X' ?& H      报身佛(卢舍那佛):报身佛经过修习证得了绝对真理,得到佛果显示了佛智慧,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再向上走我们就来到了54米处,我们可以看到唐塔内供奉着法身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法身佛为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常现清静身说平等法,慈航超度众生达到彼岸。+ b$ w; _1 M2 n8 k% ?. P2 {

9 R3 |  ~' y/ G4 B% K( F      当我们站在合十舍利塔上54米处可以俯视整个文化景区。它分为佛、法、僧三区,融天、地、人为一体,汇众生万物于法门。) d+ S5 l& t  \' P7 w$ `
                                 
) z# C4 Z' Q6 P0 X5 L8 J
! y& F' W6 V1 V% G( o+ w3 ^" }
. T  m; v! _% B2 k; A4 ^( M      法界源流位于佛光大道西侧的林荫道中,共由八组景观雕塑组成,其主旨接释迦涅磐后佛教的发扬广大,分别为:
2 [  c% |& W3 x2 U& x2 c* a3 @
  h' L. |% f) `5 ~      王舍城结集:结集,是指僧伽集体为了统一佛的教说而共同会诵,以求确认佛所说法的内容。佛陀涅槃(pan)后,大弟子摩诃迦叶同五百阿罗汉于王舍城外的七叶窟举行佛法的第一次结集。
6 P* h( E3 j6 K+ W! S! g2 u3 V1 t# d4 K( F
9 A; U5 \1 N- r+ y1 w% \      阿育王弘法:阿育王,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他本人第一次把整个印度次大陆统一起来,大行布施请著名高僧举行佛经的第三次结集,现存上座部巴利文经典就是经这次结集编定的。并派传教团到全印度乃至海外传播佛教,此举对佛教的发展具划时代的意义,使其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舍利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传入我国的。6 M" Y' q, l* W" _1 q) h6 x! U

. T% U# f2 E4 U/ \      南传佛教:以大寺为宗的佛教派别,流行于今东南亚各国。是佛教中迄今尚存部派中最古老的一支。其学说回归于朴素自然的生存状态,,使僧团从俗世的谋生里解脱了出来。( [2 b& v, X0 w
4 H9 x) C( l) i# f* Y) {9 e* x0 e
      汉传佛教(中国八宗):佛教于东汉明帝时开始正式传人中国。隋唐时分为八大宗派:禅宗、净土宗、华严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密宗、天台宗。4 K0 Q0 e: G& {( D9 x
8 y! f* I2 L) F8 P: y
      汉传佛教(净土宗):净土宗倡导以念佛名号为主,以求往生极乐世界“请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佛教放生与戒杀念佛之行仪紧密相连,赎取被捕之鱼、鸟等诸禽兽,再放于池沼、山野之中。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即佛子应以慈心行放生之业。
2 P& J4 w0 U; R8 K0 K! N5 }* ]& F) I6 K
      汉传佛教(禅宗):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对石壁,盘膝而作禅修九年。面壁修行,首开禅宗,被称为禅宗初祖。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参禅打坐为主,以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目的。
# ^; p5 v/ e3 p5 j/ L
' m+ ~+ `5 R, l, q+ X      藏传佛教 :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俗称喇嘛教。在藏王松赞干布,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的影响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 @& u/ o$ ]3 R- o1 u

* Z- A1 M( B3 \$ G) t. P7 C' m      佛法东传:佛法东传始于4世纪,即朝鲜三国时代。日本推古朝圣德太子派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佛法。佛法东传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高丽慧灌、日僧道昭、道严、新罗王孙圆测、新罗义湘,新罗慈藏、唐鉴真律师、日僧空海、最澄等。# z. m$ E6 H. D" B# M1 H5 `
万嘉相伴,畅游天下,特价机票,出游热线,84831118,QQ群151262550,欢迎大家!!!
发表于 2012-4-26 14: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139

主题

323

回帖

1976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1976

社区QQ达人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4: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玩童 发表于 2012-4-26 14:45

% [3 J* e& f  \* d4 G谢谢啊
万嘉相伴,畅游天下,特价机票,出游热线,84831118,QQ群151262550,欢迎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4 16:43 , Processed in 0.26312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