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自称醉驾后,曾下车找到一名保安,并给保安手机要求帮其报警。9 Q) _) M% \: ]5 }9 Y* F
( {& t" Q9 \7 v; Y- a
自称事发后曾主动找人为其报警,律师要求免于刑罚或判处缓刑& }/ }6 J- l2 C# m0 m! l
7 h9 Z" U/ f# ~' O 昨日(9月21日)在广州中院的刑事审判庭,约旦人阿德(音译)因被控危险驾驶罪在这里过堂受审,而他也因此成为《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广州市醉驾入刑案的第一个外国人。
7 f; [& d5 e2 _, T+ M# j/ t5 ^7 u, T, C3 f
据公诉人指控,2011年6月28日2时45分,阿德饮酒后驾驶粤A08M70轿车撞向了海珠区滨江中路一处路边花基,造成了车辆损坏的交通事故,事后被执勤民警抓获,阿德经呼气酒精测试测出酒精含量为88mg/100ml,之后在血液检查中测出酒精含量为101.6mg/100ml,属于醉酒驾车。当天,阿德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广州市公安局取保候审。- b# M; R% X5 ?3 z6 I+ S
/ J% Y- e) ~4 A$ E; }2 m$ Y! B2 l 醉驾老外称主动找人报警 2 b4 D4 _$ }! F8 V3 J4 ~8 N
昨日在庭上,阿德对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称,当晚和朋友喝了几瓶酒,在开车行驶至滨江路路段时,撞向了路边花基,随即下车找到一名保安,并给保安手机要求帮其报警,“我这样应该算自首”。但是在当庭播放的录像中,因为阿德和保安均被大树挡住,无法确认阿德所说的主动报警情节。阿德对此不满,三次申请观看录像。
$ ?, r: e; ]/ R7 N! E; m8 c+ Q, N0 n0 c) Y# Z, B, }
对此,阿德的辩护律师当庭出示新证据,也就是当晚的报警电话号码,证明当晚报警的手机号码确是阿德随身携带的手机,因此律师认为阿德应该属于自首。0 N) e6 x% r s" t3 H! l
" m S$ z' l/ V0 t 法官则认为,阿德在侦查机关没有提到主动报警的情节,这个电话号码到底是现在持有还是一直持有,公诉机关将在庭后进行调查。
9 L4 g% r* Y3 Z0 q5 R ^4 ] U5 P) {# O! h4 g6 N
公诉人建议量刑三个月以下
; s' f+ o0 T8 d7 @0 h1 W 公诉人称,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醉驾列入犯罪之后,阿德依然酒后驾车,以身试法,属于顶风作案,而且阿德酒精检测确实达到了醉驾标准,应该被定性为危险驾驶罪。! g# D8 A$ \! J8 X" [* z! z
% M8 \* |: m* v* | p6 L$ h
阿德的辩护律师对此反驳,阿德并不是经常居住在中国,虽然经常出入中国,但其实是长期居住在国外的,“说他顶风作案有点夸大了其主观危险性”。
- m6 N$ z9 ^ H3 ]/ H* ~4 k$ _6 ^1 L# j0 q& C' V
另外,公诉人还认为,无论是从报纸报刊等宣传角度,都能清楚知道醉驾严重地危害了公共安全,但阿德依然醉驾行驶,置中国的法律于不顾,主观危险性非常严重,但鉴于本案最终没有造成人员的伤害,建议对其量刑在3个月以下。. l; G# s4 I6 q; W8 W$ N8 T; R
$ }2 }1 j# d( j e1 q( f1 P3 b 辩护人则称,阿德酒后选择凌晨2点多驾车,明显是为了避开车流高峰时段,将可能发生的危害降到最低,其主观危险性、犯罪的后果都比较轻微,事后阿德也及时对损坏的花基作出了相应的赔偿,同时阿德拥有中国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并没有任何违反交通法规的记录。因此,应该“免于刑罚或判处缓刑”。
# Y+ y; X3 |1 J*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