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415|回复: 3
收起左侧

卖“凶宅”给人补偿4万元之新闻案例

[复制链接]

539

主题

26

回帖

4397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4397
发表于 2011-8-1 12: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卖房人隐瞒实情 买房人愤而起诉
住“凶宅”获补偿四万元
      本报南通728日电 花了大半辈子的积蓄买了一套中意的二手房,没料还没入住就听说原业主丈夫曾在该屋内自缢身亡。因无法承受这种住在“凶宅”中的恐惧感,买房人遂向原业主提出了退房及赔偿要求。今天,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调解,原业主胡女士一次性补偿购房人薛先生4万元。
% E/ j! K4 F0 V* T; M' }( G+ w
2010
3月,经房产中介介绍,薛先生看中了一套面积为71.25平方米、总价为49.9万元的二手房。在中介的见证下,薛先生与房主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此后付清了购房款,并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就在薛先生准备入住时,有知情人向他透露,卖主胡女士的丈夫曾于2008年在该屋内自缢身亡!薛先生认为胡女士在售房时,故意隐瞒了房屋内曾经发生过意外死亡的情况,导致他误买了“凶宅”,其行为已经构成了合同欺诈,遂将胡女士告上法庭,要求退房并赔偿损失。
       法院审理认为,按照我国传统的民俗习惯,如出售房屋内曾发生过非正常死亡的事件,此类房屋通常被称之为“凶宅”。从生活经验上讲,多数人对“凶宅”充满忌讳,入住后往往会心存晦气、感到恐惧,影响生活质量。该案被告未能主动告知原告“凶宅”信息,致使原告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违背了其真实意思表示,被告的行为已构成欺诈。
       考虑到被告售房款已大部分用于偿还其丈夫生前所欠债务,该案执行存在一定的困难,且被告丈夫自杀的事实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凶杀等恶性事件,对房屋价值影响不大。最终,在法官的主持调解下,胡女士同意一次性补偿薛先生损失4万元,原购房合同继续履行。
  (顾建兵 曹燕飞)

/ b, K; h; J; W3 J# r: T
  ■法官点评■( C3 d4 ]( I3 s2 m9 X# |$ e% `
       公民购买房屋习惯上考虑多种因素,除了房屋质量、朝向、环境、交通外,还有追求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人们对在住宅内发生非正常死亡的事件感到晦气和恐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故在这起案件中,原告的理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封建迷信,而是一种善良无害的人文习俗,应受到民法通则所规定的公序良俗法律原则的调整
       如果出卖人未能及时将“凶宅”信息告知买受人,导致买受人基于错误的意思表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买受人有权基于出卖人的欺诈要求撤销合同。
   人民法院报20110729
联系电话:13572551533

203

主题

314

回帖

4180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4180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1-8-1 13: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22

主题

1087

回帖

3838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3838

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1-8-1 14: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
发表于 2011-8-1 16: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善良无害的人文习俗,应受到民法通则所规定的公序良俗法律原则的调整。
( i8 {6 g5 e& h(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5 12:59 , Processed in 0.1722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