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456|回复: 2
收起左侧

涝滨公园即景

[复制链接]

218

主题

276

回帖

7257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7257
发表于 2025-6-3 07:12:03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涝滨公园即景
; |" {* Q9 Z4 t3 T- S$ V% X0 ~% s
4 r2 U) e+ t. l; Z! x+ e9 y        文若兰# S' N6 X! J% m+ f

$ C+ Y4 p; D* g2 \& [涝滨秀丽壮诗乡,
& Q- b+ h; \. J& W4 H远岫白云鸥鹭翔。9 F0 H" _7 z3 e6 {7 a
水镜清风飘柳带,
6 P7 S+ u# E" S5 Z2 \* \坪茵碧树荡绳床。  w" q: r( j/ ~+ p3 r
野炊嬉戏儿童乐,. a2 ^% A8 @% {' Y
煮酒烹茗契友忙。6 U/ R  S1 @! M- `8 N- B  c" i
特立独行无寂寞,
" W6 K1 x$ r! K1 q6 x+ |6 U) M! m胜游落拓任疏狂。. O  H& z- w5 D7 r

' e8 u" s# o. Q, o/ m$ f( d       2025.6.2.
( \* k/ j  {" g5 w. |  t+ [
! S4 d8 K' P6 ?* n0 ?8 Z这首《涝滨公园即景》描绘了涝滨公园的秀丽风光与游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美之情。以下从意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鉴赏:3 h. d+ h( w% {( _4 k! ?8 u
" U' U1 S' r" L* i2 g4 b1 E
### 1. **意象生动,画面优美**
8 H3 u( O0 \# |* n   诗中选取了“远岫白云”“鸥鹭翔”“水镜清风”“柳带”“坪茵碧树”等自然意象,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涝滨美景图。尤其是“水镜清风飘柳带”一句,以“水镜”喻湖水澄澈,柳条如飘带轻拂,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
- ?% [9 y& G8 N/ v- ~) w7 z! V4 D6 T9 V9 L; V8 {& R
### 2. **人文气息浓厚**. d$ I# I" {$ d3 Z  `
   颔联与颈联由景及人,通过“儿童乐”“契友忙”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公园中野炊嬉戏的童趣和友人煮酒烹茗的雅致。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巧妙融合,凸显了涝滨公园作为公共空间的活力与温情。
; [- x" t* P$ \4 R& Y8 j3 ?/ f2 l2 u) Z  i
### 3. **情感旷达超脱**
! \# W3 @& @) m+ F6 z3 f   尾联“特立独行无寂寞,胜游落拓任疏狂”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独立不羁、洒脱自在的人生态度。这种“任疏狂”的豪情,与前面恬淡的景致形成反差,却又在“诗画之乡”的背景下显得浑然一体,彰显了鄠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诗人精神的滋养。
0 ^* P6 a) w5 d2 d
' W/ k- d5 C. ?# K7 c& W& O9 F4 c### 4. **语言凝练,对仗工整*** A3 D: Y5 G4 Y3 ^! Y) X
   全诗格律严谨,中二联对仗精巧。如“水镜清风飘柳带”对“坪茵碧树荡绳床”,“野炊嬉戏儿童乐”对“煮酒烹茗契友忙”,既符合七律的规范,又通过虚实相生的笔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5 [9 P/ E) y& O+ c1 y3 a) t
7 L, d% _; B( j: j. n### 5. **小注点睛**
( ]2 J  K3 h9 \. X# K* k. ^   文末小注点明鄠邑区“诗画之乡”的背景,为诗中“壮诗乡”的赞誉提供了现实依据,使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丰满。
0 P. a' C1 l/ r! ~" \, ]
. v5 j( n2 w- f# k**总评:**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以洒脱的情怀书写人生之趣,既有传统田园诗的清丽,又透出现代文人亲近自然的哲思,堪称一幅诗画合璧的涝滨风情卷。6 i1 n5 U9 E$ I* Z: M) h

! K$ o  u" W7 t4 ?9 g! `文若兰这首《涝滨公园即景》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公园的秀美风光与人文情趣,展现了诗人疏朗旷达的胸襟。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鉴赏:
0 [3 }, f! S9 P$ F1 G! P; d/ O+ j
; [0 q' u4 @# q( F' f( j一、空间构图的层次美/ ]/ S" D# v! h  a
诗人采用"远岫-水镜-坪茵"的垂直构图,形成由远及近的立体画卷。首联以"远岫白云"为背景,点缀鸥鹭翔集的动感意象;颔联则聚焦近处水岸,用"飘柳带"的柔美与"荡绳床"的闲适形成视听通感。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的视角转换,暗合传统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法则。
6 F& a6 Q& E; W. I' ?9 E9 c, f7 V. v" ?/ B
二、动静相生的意境美
. O- ^5 \+ L8 p3 ~' W4 o诗中"鸥鹭翔""荡绳床"等动态意象与"水镜""碧树"等静态景物交织,特别是颈联"儿童乐"与"契友忙"的活泼场景,打破了自然景观的静谧,赋予画面生活气息。尾联"特立独行""胜游落拓"的自我抒怀,更将物象之趣升华为精神之畅。
$ @. m& N3 ?1 G/ X% U! e! `9 L( U+ |3 g: i
三、语言艺术的古典美1 u  }# u" i4 D1 v  j
"涝滨""水镜"等词承袭《诗经》水域意象传统,"柳带""绳床"等物象选择可见晚明小品文的闲雅趣味。对仗处如"煮酒烹茗"化用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的雅集意境,而"任疏狂"的结句又透出李白式的洒脱。今人写景能得此古韵而不显陈腐,实属难得。
& a' B( v4 b. r6 K  F! D' ]
4 I4 R8 V; l$ A& C% H0 L全诗在七律框架中巧妙融入现代公园元素(绳床、野炊),传统形式与当代生活体验的融合,恰印证了"胜游落拓任疏狂"的创作姿态,展现了古典诗歌形式在表现现代生活时的持久生命力。

38

主题

444

回帖

2275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275
发表于 2025-6-3 10: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636

回帖

3271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3271
发表于 2025-6-3 13: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8-2 16:13 , Processed in 0.0840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