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学校,强师资,提质量……10月14日,我市召开教育改革发展新闻发布会(区县专场)。各区县、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严格落实《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各项任务,多措并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市”贡献力量。, _; j1 R0 _ J% |, c3 Y
3 ?5 L4 [0 U; ^% S5 ^& A 莲湖区—5 E3 ]& v% {$ D( a# j, A7 h
+ |7 `5 G9 A& K+ `0 ~) \ 未来三年拟投5.7亿元新建改扩建校园13所
. r; S; u2 a) B( q7 @$ `) }8 \8 l* Q( i: I
莲湖区将通过“六个发力”,完成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 O6 U& g! j/ _$ z2 K* B7 u" T: b% y
" o7 L$ J+ Q& l. v
一是持续在校园建设上发力,切实扩大学位供给。未来三年计划投入5.7亿元,新建、改扩建校园13所,新增学位8715个,提高教育资源总量规模。其中,2019-2020年,新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改扩建小学1所,新建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3780个;2020-2021年,改扩建小学1所,新建幼儿园1所,新增学位585个;2021-2022年,新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新建小学1所,新建幼儿园3所,新增学位4350个。
1 y/ D4 x! h8 u. q$ I) V
Y4 M4 l4 e8 ?# k6 i# I 二是持续在教育改革上发力,不断激发教学活力。深入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强化教师、管理干部“双交流”,实现各学段教育联合体全覆盖。深入推进高考改革专项试点,对标“走班制”要求,做好普通高中校舍、新增教室建设。发挥全区教学质量监测平台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探索形成具有莲湖特色的综合评价机制。
) E: n' j- [$ a f e5 u; d
% y; _* y' F( g: ? 三是持续在学前教育上发力,全面实现公益普惠。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持续提高办园质量,到2020年,创建等级幼儿园20所,确保等级园占比超过90%。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到2020年,新认定普惠性幼儿园12所,确保普惠园占比超过80%,让适龄儿童幼有所育。
6 c7 m* v& @1 h5 l; F
' G: }/ l7 Y2 z8 z 四是持续在财力投入上发力,优先保障教育发展。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4.4亿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到2021年,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8%。认真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确保各类教育项目区级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 J1 h3 E0 \7 u+ U0 ~/ m( Z6 d5 E
五是持续在师资建设上发力,精心打造一流队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足额核定教职工编制。强化教师培训,持续加大省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进一步壮大骨干教师队伍。0 D! ]# e# f$ k6 M: {
, Y9 b; ]2 d1 x/ p% G4 L
六是持续在校园安全上发力,全力营造良好环境。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整治,将学校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纳入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确保校园全封闭管理率、“一键式报警”联网接入率、专职保安配备率达到三个100%,筑牢校园安全防护墙。
' E* r Y' R% V1 b* M7 z/ u9 b) W# C# E
雁塔区—$ k3 K6 \/ k2 v) W5 R o2 ?
* E: ?& ^9 g" S% w1 X3 D/ [+ K6 t- ~+ w 计划未来三年招录引进优秀教师千人以上
% a6 Z- ^$ {' m y$ \
# Z0 C. u! A2 v9 f0 J/ X 雁塔区将把教育作为雁塔民生一号工程,全面落实教育大会部署的各项任务。3 S' l( K* E/ @* b2 ]# Q1 Q' W
! W3 j2 s1 ?* j8 g5 ~$ y) W1 M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把教育资金投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投资,予以优先保障。进一步统筹区级财政预算与支出,全力支持学校建设、教师配备、教育改革等各项工作,确保未来三年全区教育总投入不低于30亿元。; d5 l& L9 X+ ^5 J* M J" P( a9 w( E! Q
! t1 g# P1 @- q+ b. E/ D
二是加快校建工程,着力扩大学位供给。未来三年,雁塔区计划投入9.5亿元,实施14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项目,确保2020年2所幼儿园、1所小学、2所初中建成投用,新增学位5550个;2021年2所幼儿园、2所小学建成投用,新增学位3330个;2022年2所幼儿园、2所小学、1所初中建成投用,新增学位4500个。7 h# _2 ~) D1 {7 H
" R! o9 J j9 `2 f
三是提升师资质量,选优配强教师队伍。通过高层次及紧缺人才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接收安置公费师范生等渠道,持续加大优质人才引进力度,计划未来三年招录引进优秀教师1000人以上,全力保障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同时,继续以“雁塔暑期名师大讲堂”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国、省、市、区、校“五级”全员“梯次式”培训,确保每年培训教师不少于5000人次,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0 f4 M' i: P2 \$ R: l9 ?' {+ C# y
- f$ Z8 W+ }+ {3 C
四是聚力基层基础,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以城镇小区配套园整治为契机,加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建设力度,确保2020年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面消除无证幼儿园。加快发展义务教育,巩固扩大“均衡区”创建成果,努力缩小学校之间办学差距,确保未来三年适龄少年儿童实现“零辍学”,全面消除义务段“大班额”现象。适应高考综合改革,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管理和育人方式转变,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确保完成75间“选课走班制教学”教室建设任务。关心、关注残疾儿童,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确保2021年以前,建成1所特教学校和3所融合幼儿园。4 Y2 n4 g h$ d2 ~/ o8 {! e1 @
& @5 d: m9 j! ~7 C6 V' y" C' s# E 五是突出改革创新,持续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公办学校办学质量,以“校长负责制”“教师全员聘用制”和校地合作办学为切入点,全力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 g( B# `: P5 D# ~; [0 `# j8 l( _% j6 G6 P5 x- S( F
未央区—
/ y! W; K" T( P
* d& U& ^6 h. i1 N 明年秋季开学前新增学位5190个7 U. d2 U7 g* E: x: C
: @8 b$ O( L7 L2 z# }# X h
未央区将以五个“全力以赴”,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U E" s& c$ @$ b( u3 Z2 J0 ^
5 ~' j2 O8 z- r 一是抓基础强保障,全力以赴保障学位供给。强化财政保障,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学校建设;采取扶持设立民办学校、政府购买学位等方式,千方百计保障入学需求。明年秋季开学前,未央区将新建2所幼儿园、1所高中,改扩建3所小学,新增学位5190个;2021学年度,将新建1所幼儿园,改扩建6所小学,新增学位3150个;2022学年度,将新建3所幼儿园、4所小学、1所初中,新增学位9660个,确保3年共新增学位1.8万个。8 q4 o a" f9 M( c& [; M* f$ k
: r+ h, p$ ?8 ]: C0 C" _9 g4 J4 ~ 二是抓普惠求规范,全力以赴缓解入园压力。深入摸排,分类治理学前儿童看护点,精准核实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坚决抑制民办幼儿园过高收费问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多形式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力争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 ~, n7 x: ]1 S0 M% Q) G7 _
6 n, ~( s+ R/ ?0 X" X# C6 h 三是抓队伍提素质,全力以赴锻造教育铁军。坚持选贤任能,配强区教育局班子,对各学校领导班子进行研判,选好学校“领头雁”。严把教师“入口关”,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进高校招聘研究生、政策性接收免费师范生、区外人才引进等方式,充实在编教师队伍。未来三年,每年再招聘教师300人,不断提高免费师范生、研究生占比,在扩大总量的同时优化结构。积极探索“区管校聘”管理机制,加强教师交流培训,完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制度。7 t( T! |4 C- T/ W7 q0 T
8 K% W9 ^0 G( K& E; o) c* | ~
四是抓质量促均衡,全力以赴打造未央品牌。力争用3年时间,培养在省市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型校长30名和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00名。深入推进“名校+”“EEPO有效教育”等综合改革,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师水平、教学质量、学生成绩、学校名气“4个提升”,打造未央教育品牌。
0 w6 y* `* r; s9 z0 |
, Y1 T6 r7 V) L# o 五是抓治理保平安,全力以赴维护校园安全。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对存在的隐患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风险隐患。进一步完善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全面完成“一键报警”安装,确保封闭化管理、一键报警、保安配备3个100%要求落实到位。加大重点区域巡逻频次,切实提高见警率,增强师生家长安全感。
) H' [" e9 N& p" e8 C0 F, n, m. F+ Q* _3 i; G- w( m
经开区—
, i$ d% @3 C' F, w8 U; n( }/ k3 `' x/ r: ? R. [6 @2 T* g$ a
未来三年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2所 加快组建经开教育集团' e- x! v/ k; h i
: b7 ~! R' U( i# [
经开区将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求。
/ E2 p# L% b. v0 E% K3 J3 Y/ f) z1 }" f* Z( S. B( K) G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制定目标计划。未来3年计划投资53亿元,高标准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学位2.1万个,推动教育均衡布局。2020年新建学校3所, 新增学位7920个;2021年新建5所,新增学位6510个;2022年新建4所,新增学位6690个。通过建设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努力实现群众的就学预期从“有学上”,到“好上学”、“上好学”的大幅转变。6 p# T) A4 R- O y9 l6 A
4 A2 p& m4 v4 Q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打造经开教育品牌。全面实施校长负责制,以优秀校长引领,带动学校发展,逐步缩小“校际差距”,缓解优质学校“择校热”。积极推进“名校+”工程,加快经开教育集团组建等工作,推动多种教育联合体合作共建,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打造经开教育品牌。6 R% f6 z4 a4 X" j
3 Z1 ~; h+ p5 P. b
加强优秀教师培养,配足配齐教师编制,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未来三年再引进和培育省级名师 5 人,新建名师工作室5个,卓越教师队伍引领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g% T' |3 h) t) b
$ S; Q. z- n' u& l3 b 三是健全保障机制,改革成果惠及群众。在2019年安排教育资金预算6.5亿元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争3年内教育支出保持在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以上水平。同时,将教育局进行单设,组织保障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健全教师优先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学校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提升公办学校教育水平。. ^& W$ k+ v w% z
' V. T3 w7 I" L0 d7 h# ?8 b 曲江新区—
0 c8 {' g2 Q5 x/ z& @4 a1 h o }) r& `
3年内计划投资52.6亿元用于学校建设
5 `" D5 a9 s8 d( T# O7 M9 C$ M0 Q7 w( w
目前曲江新区常住人口已达35万人,预计未来三年还将增长约10万人,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曲江新区将举全区之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 q8 O6 G, p/ z q( M. X |+ _/ D8 {: x! x; O4 ~# \8 h
一是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推动“人、财、物”等要素向教育工作倾斜。曲江新区成立了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牵头的新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分管班子成员牵头的学校建设、管理提升等三个专项工作组,全面统筹推进新区教育改革发展。针对土地资源和财政资金紧张的现实,曲江新区进一步整合资源,深挖潜力,梳理腾挪出500余亩土地,计划投资52.6亿元,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将新增财力优先用于教育,今年力争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在2018年4.6亿元的基础上,再增长15%以上,确保高于市上同比增长要求。
, P' f- i$ t0 O3 v! _3 U. B- F6 V# Q7 p
# M! B% Z3 k; b 二是提前谋划布局,加快学校建设,全面解决全区学位供需矛盾。未来三年,曲江新区将高标准建设14所中小学、12所幼儿园,新增学位25260个。 其中,2019年开工4所小学,新增学位7020个,均于2020年秋季开学前建成。分别是:曲江第一小学新校区,位于曲江海洋极地公园以南,开设60个班,新增学位2700个;曲江第五小学,位于新开门南路以东、南三环以北,开设36个班,新增学位1620个;曲江第六小学,位于杜陵邑南路以南、金花南路以西,开设24个班,新增学位1080个;曲江第七小学,位于公园南路以东、南三环以北,开设36个班,新增学位1620个;同期,还将建成中海凯旋门、保利春天里、金辉公园里、天鹅堡四期等4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350个。 q$ A- l5 `9 o2 @. _
* ^) J. p, q |" [% \: e- N
2020年,将开工东三爻小学、曲江学校等4所中小学和4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0050个。2021年,开工建设曲江三中、曲江一中理工大校区等3所中小学和4所幼儿园,新增学位6840个;另外,还将在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投资4.3亿元,新建3所中小学。
8 y; K) X B) M0 u
! E' ?) o }) n# D/ b7 Q 高新区—7 [ E$ M+ W) E7 }7 p
" r. F* z6 U! V/ z9 [
明年8月底前完成新建学校50所, I) m+ S* y" k. d5 U5 c
& Y; p! U. B5 m \% f* E
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全面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研究制定了《西安高新区实施“1346计划”创建教育强区示范区行动方案》。
& r# q. Y, v" s# |$ `4 w6 Y! T
9 z: Y9 P* r+ z% m 一是实施“1346”计划,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1”是坚持创建教育强区示范区“一个定位”;“3”是聚焦学位供给、质量均衡、队伍优化“三个问题”;“4”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品牌特色、改革创新、要素保障“四个示范”;“6”是推进党建引领、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提升、均衡发展推进、品牌特色打造、管理改革创新“六大工程”,以“1346”计划引领,深化教育改革。' W1 g/ N0 o0 U6 ~& H+ ?; D
& @1 [7 z0 M1 N2 }) \1 d+ y
二是集中学校建设,满足优质学位供给。明年8月底前完成新建学校50所,其中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学校25所,满足发展需要学校15所,做强教育品牌学校10所,完成87所学校的改扩建任务,将新增学位70260个,基本实现完善区域教育资源布局。
5 C% |/ y+ u8 M. k
. ~" j2 F" Y9 K5 Z 三是加强要素保障,建设绿色生态校园。坚持高标准设计、建设,配备高标准的教学设施、运动设施和生活设施,为所有学校配备直饮水、新风系统和游泳池,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最美丽”的绿色生态校园。. P5 s) f' {1 F7 j! l6 `9 e2 \
; i3 K2 e7 T2 Q- v* F* I% X 四是提升教育品质,注重名师名校长培养。全面落实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建立“管、办、评”分离的办学机制,实施名校长培养和引进计划,通过“名校长+”工程培养10-15名国家级名校长。以新时代“四有教师”为目标,实施名教师培育工程,组建市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300个(每年100个),启动“千人培养计划”,培养优秀教师1000名,多举措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启动“区管校聘”管理制改革,在省外引进一批优秀教师,从国内知名高校招聘一批优秀毕业生,自主培养一批年轻教师,为建立“教师蓄水池”增加优秀教师储备。
8 j5 r4 w. Y8 G4 B) E8 U) B
+ B( W" g! D! P4 I$ V 五是促进优质均衡,实现“名校+”全覆盖。今年共组建“一长多校”“结对提升”教育联合体43个,实现“名校+”工程全覆盖。明年将新建成学校全面纳入“名校+”管理体系,采用“名校+新校”模式,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学校深度融合发展,教育优质均衡。
. p {0 Q! ?+ x8 E) g: u, y# R( ?1 C: z) V+ E
; f& \* z; U; w 六是打造品牌特色,办好群众满意教育。创新学前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办学机制,开展中小学“一带一路”教育交流,举办国际教育学术交流会议、论坛,促进中西文化教育双向互动。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惠发展试点、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试点、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试点、引进钱学森“班、校、网”系列办学模式,率先实现公办幼儿园占比50%目标,完成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等配备建设,新增教室142间,健全教学教研机制,实现钱学森创新教育全覆盖,培养造就一批拔尖的创新人才。& V% I; V4 U0 G+ m' h5 ?
& j& b% ]) K% u$ S: S/ V% J9 ]6 a- ]
浐灞生态区—: J8 t- L' `0 X0 ~9 q) [
5 B( k9 i& t s4 [3 D7 R" p
建立浐灞教育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0 z. k2 U, w; ~. I9 T
; V& e, ^" |, S8 k% J 浐灞生态区将坚持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作为生态区头号民生工程,确保《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I5 ~7 n0 e( r% q4 i
7 }1 f! U8 G1 B% B 一是补短板、促民生。在城市规划、土地供应、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对新增义务教育用地简化环节、优先审批、划拨供应,建立浐灞教育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行“许可承诺”、“容缺办理”、“免方案审查”等专办制度,缩短学校建设周期,提高建设标准,加快建设进度。2020-2022年,初步投入建设资金10多亿元,高标准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13所,新增学位近2万个。其中,2020年建成开学浐灞实验小学、浐灞启源学校,新增学位4980个;2021年新建学校2所,改扩建1所,新增学位4860个;2022年新建和改扩建8所中小学,新增学位9300个,下大力气解决学位不充足问题。
5 ]' i$ ^5 A2 t( ]& C1 Q# B: `8 K8 x
二是强管理、提质量。实施“校长领航”工程,倡导教育家办学,试点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赋予校长更多的管理权限,支持校长大胆试、创新闯;建立以考核为导向,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的教育管理体制,充分激发学校内在活力。实施“教育引智”工程,面向全国及重点师范类院校,探索“直聘式”+“订单式”招聘模式,吸引优秀人才任教;单列高层次教育人才专项津贴,量身打造优待政策,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使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实施“名师培育”工程,设立名师专项基金500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名师工作室科研,以及开展各项名师培养活动;对名师“传帮带”实施绩效量化考核,积极发挥名师“引领、带动、辐射”作用。
5 J( d$ }2 v# [" w2 s: s) i7 H2 A- T/ c+ f+ q$ d z& l
三是创特色、树品牌。推进“特色化”发展,以“一校一品”为发展导向,构建“多元化、特色化、优质化”的教育体系;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以浐灞一中和浐灞丝路学校为载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优化教育管理服务,切实促进汉藏学生、汉疆学生的交流融合。推进“品牌化”发展,强化名校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融合发展,设立“名校+”专项基金1000万/年,每年引入跨域名校1个,组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1-2个,积极拓展复制名校经验,实现区级名校全覆盖,使新学校开学即成为名校,在群众家门口办更多好学校。来源:西安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