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e; c. |! \8 r3 [( K' Q9 I
中国医生,大部分只记得“治愈”,而忘记了“帮助”和“安慰”,所以我们只重视人的生物属性,而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和情感属性,在治疗中往往对解剖、生理、病理、内科、外科充满兴趣,而对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等人文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医生们认为,只要治疗做好了,一切都OK了!实际上,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体,患者不是盛着一堆毛病的容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维有情感的人。 当科学之光照耀人的生命的时候,人的生命被物体化了。此时此刻,如果你只记得“治愈”,而忘记了“帮助”和“安慰”,那么,医学越发达,仪器越精密,医生也被物化了,总是依靠高科技的仪器检查、化验结果,忘掉了最原始最基本的查体、听诊、叩诊,医患关系自然就越来越冷漠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医疗设备越来越精密,医疗技术越来越尖端,而我们在行医的过程中,似乎丢失了一些东西? 有一位患者曾经对我说过:非常怀念听诊器的年代,那个时候,来医院看病,医生总是先用压舌板看看我的嗓子,然后拿出听诊器在手心理温暖一下,给我听诊,而现在,来到医院看病,还没有等我说完,医生就开出了检验单,告诉我等检查结果出来,再来找他。 医学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交易;是一种使命,而不是一种行业。 当我们站在病人床边查房的时候,我们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病人躺在不属于自己的、陌生的病床上,等待着我们的查体,等待着我们的诊断,等待着我们的治疗,等待着我们的交头接耳交换着那些神秘的、庄严的医学术语,他们的内心充满了不安、神秘和恐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