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宾筵之初" \1 r8 d6 u; V. u
宾客开始入宴席,左右分坐有礼仪。
: s" [- q2 N1 k5 u( _! ] 杯盘碗筷摆放好,菜肴瓜果都上齐。+ @) X8 z2 L) R2 W/ {7 O% @
酒味香醇又甘美,满座酒杯同举起。
0 P6 y/ L/ m; h* v0 }# r# {) \: B 钟鼓已经设妥当,举杯敬酒不停息。9 @! O/ h/ Y6 r/ Q
大号箭靶竖起来,张弓搭箭行射礼。6 M$ }5 s' j! w+ T7 _4 ?) w
射手云集靶场上,表演射功展才艺。
$ r" c4 L6 t7 r7 L" p3 l* i 一箭射到靶中心,一杯罚酒送给你。1 ~' k; L. f! \+ N9 j9 N
. \; i' m* Z i
执籥起舞笙鼓响,音乐和谐声悠扬。
3 X1 S. U! j4 [ 进献乐舞娱祖先,按理行事神来享。 I5 P) S/ m4 d2 L8 q5 T6 z" Z5 g
各种礼节都已尽,场面隆中又堂皇。
8 s# A3 H4 Z3 j6 ^# c. r 神灵赐你大福气,子孙安乐无灾殃。, i8 m+ w2 ]' X: L: T
人人快乐又欢喜,看谁射箭本领强。
' o% p8 D) f( i 客人各自找对手,主人作陪也登场。
' a4 W% l$ }$ X! P) m+ ] 斟上满满一杯酒,献给胜者作奖赏。$ V, M! l" w9 m/ z! {% ~1 B S
$ W% p- }- I5 m8 E( ` 宾客入席刚开宴,态度温和又恭谦。
( G' p: M/ J; z7 E0 i% N 酒过一巡人未醉,举止庄重又威严。
' v& }" a4 B! J3 }: w! x$ V 酒过三巡人已醉,威严庄重全不见。
- W7 g" e) ?3 Y6 e9 G 离开座位乱跑动,手舞足蹈把酒劝。& J0 Z& [- ]5 }4 d7 Y
他们还没喝醉时,庄重威严皆可观。
# y5 ~4 Y- k+ g- g4 L 他们一旦喝醉后,庄重威严扔一边。
, |; p6 Y3 b4 f2 ?% b 大醉之后丑态现,无规无矩乱成团。/ V X, Q' n5 R/ ?4 X8 u
( q9 F/ Z7 F% @3 i: j' t9 N 宾客已经醉满堂,又是喊来又是嚷。
. T! m4 f6 h% j4 U- r8 T) v 杯盘碗筷被打翻,舞步踉跄乱摇晃。; c, I9 T( S' C; T/ N5 n- g& c' _( Q# {
还说当人喝醉时,犯了错误可原谅。
" d/ s0 |4 q0 \7 F7 T1 }2 J0 b' l 头上歪戴鹿皮帽,胡蹦乱跳舞癫狂。
" {# o' k7 r! |( L0 a 如果醉了就离席,大家托福也无妨。
* {4 U3 v! Z/ L* A7 {& i6 i* I 如果醉了不肯走,丢人败德不像样。9 x* Z& Z- ]0 u: {
喝酒原本是好事,只是酒德要高尚。9 B( C( V1 r6 P" g" k# b8 S
5 V. Q* \6 m$ \
大凡宴会饮酒中,有人喝醉有人醒。2 g, I% \3 k7 b/ V2 r
既设酒监察礼仪,又设史官记言行。
; E$ o v7 s, J; m- D 喝醉本来是坏事,反说不醉不光荣。2 S( G/ a" W b# b a8 D/ F2 W
不要随人乱劝酒,不要害人撒酒疯。
2 Q8 g' w1 G, ?: r% d& u 不该开口别开口,不合礼法别出声。- z" r) S- @- l8 L4 k: x$ Z7 p) e5 n
醉汉说话不可信,公羊没角不合情。$ r i6 a/ i8 Y
不懂饮礼限三杯,怎敢违规劝不停!
/ `7 a y( u- n. m, e【原典】《诗经·小雅·宾筵之初》
# B3 h: Z) {+ G, m2 N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
@7 n% X. i! B) U" J5 N7 p 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
+ q: U* r' H8 C$ C 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A: Z" F. M* f$ H7 C
籥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百礼既至,有壬有林。
$ P3 A% c; _; ] g+ |8 r 锡尔纯嘏,子孙其湛。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2 t0 q0 [& R1 A! s3 y1 I7 h- s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0 r7 i* w9 p1 l* z0 y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
2 u5 {8 L" ]1 \1 A 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既醉止,威仪抑抑。
& v7 p' N. ~9 Z3 Q1 \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q% I5 d) m7 X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是曰既醉,不知其邮。: V* u! J4 G# { b. v$ t3 e2 G
侧弁之俄,屡舞傞傞。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 V* o8 [% ~# x" [" n/ I 饮酒孔嘉,维其令仪。 ?6 ^8 |% O7 `, M$ I m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耻。
8 v. h* O& p- w4 C 式勿从谓,无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6 J8 a" b: T m$ y
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 w* v$ _8 X3 L; @【沧海诗评】
- \/ D1 v% ]: G8 G' ` 《宾之初筵》这首诗,通过描写贵族宴饮的场面,讽刺了酒后失仪、失言、失德的种种丑态,表示了对滥饮无度者的警戒。 . R3 I7 o- n. x' n1 V7 [
酒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考古发现,酿酒早在夏朝(4000多年前)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西汉刘向《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仪狄、杜康这两个传说中酒的发明者,都是夏朝人。汉代成书的《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记载,据此,造酒的历史可能更早。晋代文人江统《酒诰》中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对酒的起源,概括极其精当。
, Q" c {7 p: d( n6 d$ g' z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二元对立的美学思想。日神精神是阿波罗的法则,是理智的、逻辑的、道德的;酒神精神是狄奥尼索斯的狂醉,是感性的、狂放的、迷醉的。日神精神维持日常的秩序和伦理,酒神精神则使个体生命洋溢在高度的欢畅和自由之中,人的生命因而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u; f! G a: k8 }2 u9 n
因此,在中国,伴随着酒的产生,就一直有人纵酒滥饮,也有人谆谆告诫。夏王朝的夏桀,曾“为酒池,可以运舟”。商王朝的纣王,曾“造酒池肉林”,好为“长夜之饮”。当然,这两人也成为纵酒亡国的反面教材。鉴此,西周开国之初,周公旦就写过一篇《酒诰》,其目的就是要后代子孙以酒为戒。《酒诰》规定,只有在举行射礼和祭祀时,人们才能够喝酒,并且要有酒德,不许喝醉,否则将严惩不贷。但是,随着世易时移,周公的禁酒令也逐渐失去了约束力,《宾之初筵》所描绘的酗酒行为就是明证。( g) }* i; y m5 \8 h) e
《宾之初筵》的作者,公认是东西周之交的名臣卫武公。犬戎杀害了周幽王,卫武公率兵前往,平戎有功,并带头拥立周平王即位。平王拜卫武公为王朝卿士。卫武公在朝廷,眼见君臣上下饮酒无度,陈古以刺今,自警以刺时,写下了这首诗。5 ^! `% s3 F: v' v6 ~
诗共五章,每章均十四句,内容大致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两章,主要是写射礼和祭祀这些合乎礼制的酒宴。在这样的场合,人们遵守秩序,彬彬有礼。第二部分为三、四两章,描写违背礼制的酒宴。他们乱嚷乱叫,胡吹冒擂;手舞足蹈,打杯翻盘;胡乱起舞,东倒西歪;帽子歪戴,衣冠不整。一句话,纵酒丧德,丑态百出。第三部分为末章,是总结性的言辞,重在对滥饮无度者的劝诫。
* {% A& I$ P) g8 i# w 全诗结构严谨,组织精妙,写作技巧非常高明。诗人之意实在“刺”,前两章却用“美”作映衬,使丑恶的事物在与美好事物的对比中更显出其丑恶,欲抑先扬,跌宕有致。末章的劝诫也因之水到渠成,令人心悦诚服。第三、第四两章中,描绘纵酒之情态,抓住了醉酒者的特征,非常生动,让我们感觉和当今酒场上的情景颇有神似之处。我们不妨看看现今流行的关于喝酒的两个段子:装在瓶里像水,喝到肚里闹鬼,说起话来走嘴,走起路来闪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起来后悔(其一)。一两二两才漱口,三两四两没喝够。五两六两神抖擞,七两八两还在吼。九两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两斤一定成死狗(其二)。和《宾之初筵》中的描写相比,何其相似乃尔! 5 [' \) t+ s; M, w0 y
陈子展《诗经直解》说:“关于酒文学,《周书·酒诰》之笔,《宾之初筵》之诗,自是古典杰作。厥后扬雄《酒箴》、刘伶《酒德颂》、杜甫《饮中八仙歌》,虽是小品短篇,亦皆名作。但论艺术性与思想性兼而有之,仍推《宾之初筵》为首创杰作。”评价相当准确。明代汪广洋说,明太祖朱元璋在听了他讲解《宾之初筵》一诗后,大为感动,命令缮写几十本颁赐朝中文武官员,让他们悬挂在府第的厅堂上,以为警戒。而此后朱元璋“大戮功臣”,纵酒败度,也被他当成是一种借口。该诗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