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芣苢: b A- t1 j3 X8 k/ n) q @1 `$ h/ i5 c
车前草啊采呀采,快点把它拔下来。
H( y4 L& J" f 车前草啊采呀采,快点把它揪下来。
+ f- @( |4 P, ?* S% k+ E6 U. T/ q% w# H# h- m
车前草啊采呀采,一片一片摘下来。
# B) l b/ c9 g* g 车前草啊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3 K) V8 L. `$ a
- A* n( b, q( S0 O7 w$ ] 车前草啊采呀采,提起衣襟装起来。
- H$ M. ^ @- N5 @5 L+ ~' g: w 车前草啊采呀采,掖起衣襟兜回来。/ D2 g- i- f9 e0 K( Q0 o
原典:《诗经·周南·芣苢》
* H! D, l/ L0 c, U; w7 }3 t' ~: z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 g; K; A4 D' o8 a B" R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3 l7 a3 o/ P3 ~5 ]7 _) Z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c" A: t( ^/ K% `3 Z C
注释:
" ]( y {5 K& o9 _9 g ⑴芣苢(fúyǐ ):即车前子,也叫车轮菜,可以入药。! j$ M& n% e5 A( r2 w) B4 h
⑵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2 x; J2 O% E, u$ q7 F
⑶掇(duō):拾取。; Y' V) l, E# _8 K S
⑷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U' `3 P: U; N$ Z: w1 z
⑸袺(jié):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 b3 T/ K" [. C% | x
⑹襭(xié):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8 Z5 Y5 e+ |* j3 `
沧海诗评:4 u+ [, z0 S0 W6 K7 x4 s
这是一首欢快优美的劳动之歌。它歌咏妇女们采集车前草的劳动,整首诗四十八个字,只变换了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就将妇女们呼朋结伴,在旷野中边唱边采,越采越多,满载而归的欢乐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经》中重章叠句的手法,在这首诗中,被用到了极致。 n3 H6 }' }/ ?, f" y
采车前草有什么用?《毛传》说可以疗治不孕,也有人认为可以疗治麻风一类的恶疾。这两种说法在中医学上都没有根据。现 在中医以此草入药,是认为它有清热明目和止咳的功能,草籽据说可治高血压。更合理的解释是,车前草的嫩叶煮成汤,味道鲜美,是古代民间普遍喜爱的食物。& H$ v. p# t3 N+ T6 _8 `4 v
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 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 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它让人想起了《刘三姐》中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而歌的场景,令人由衷感慨:劳动中的歌是最美的歌,最自然的歌,最快乐的歌。
/ ~/ Y) q9 Y$ _) I$ R9 Z. p; b& \ 这种妙手偶得的天籁之音,后世往往难以模仿。袁枚《随园诗话》说,章斋先生戏仿《芣苢》歌词曰:“点点蜡烛,薄言点之。剪剪蜡烛,薄言剪之。”听到的人无不捧腹大笑。可见,盲目机械地效仿,诗味全失,只能传为笑谈。
0 x! X: R s. f;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