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3289|回复: 23
收起左侧

诗经我唱 桑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4 14: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采集女萝去哪方?就在卫国沫邑乡。7 l, Y; K, q2 W  H- U
      要问我心想哪个?漂亮姑娘叫孟姜。
; n$ k; H- W3 u9 W7 J7 t      约我相会在桑中,邀我游乐在上宫,临别送我淇水旁。
5 s' f3 {- c% q$ G( K+ K
3 H" Z9 \2 ]+ b' [" _. `      采集麦穗去哪里?就在沫北田地里。
9 W" O( H7 M2 m4 M8 S! m8 O" o      要问我心想哪个?漂亮姑娘叫孟弋。
9 C7 ]$ [" P4 i# ~      约我相会在桑中,邀我游乐在上宫,送到淇水情依依。
5 c3 V. }7 E0 b$ L1 h5 m" Z" x8 v+ J) X$ f7 z  S/ ]; e6 Z( r2 r
      采集芜菁去哪里?就在沫邑田野东。; |+ ~( l: {+ Z# Y# s4 x2 h
      要问我心想哪个?漂亮姑娘叫孟庸。' g* J4 X8 f& U% S6 O+ H
      约我相会在桑中,邀我游乐在上宫,淇水之滨把我送。2 P/ r- g$ G$ i/ g1 B5 S% a
原诗:《诗经·鄘风·桑中》* X" O3 m9 P: L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p% |% Y. H' Z. h* B, b8 Z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 A% l( I8 s1 A$ U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4 S6 U& R5 U% }; a+ U" O7 |注释:
1 x& t1 v, e3 F& g2 i' ?9 {      (1)爰:于何,在哪里。唐:植物名,即女萝,俗称菟丝子。
3 p3 I! A* I& x) p; A, \      (2)沬(mèi):卫国邑名,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乡:郊外。
. {. U2 Z. z( C5 f      (3)孟姜:姜家的大姑娘。孟,排行老大。姜、弋、庸,皆贵族姓。$ A' s; C& O% N/ E
      (4)桑中:桑树林中。& `# [* n6 v, A" \
      (5)要(yāo):邀约。上宫:楼名,一说地名。
( x' t* j# s: V2 s% P1 {, M      (6)葑(fēng):芜菁,即蔓菁菜。5 p/ z/ |4 `. P  R/ u0 D
沧海诗评:! H! B  R7 m. L- [* X* z
      这是当时青年男女在桑林神社活动中的情歌,主人公怀着压抑不住的喜悦,回忆男欢女爱的甜蜜美好。由此产生了两个形容男女欢会的成语:桑中之约,桑中之喜。" \& W1 g& _0 M! @4 S7 }: F
      《毛诗序》云:"《桑中》,刺奔也。卫之公室淫乱,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朱熹认为,姜、弋、庸乃当时贵族姓氏。于是,在诗序派的眼里,这首诗是揭露卫国统治阶层贵族男女淫乱成风之作,是贵族男女淫乱后的无耻自白。. Z0 x3 ~& O; s' Z) {
      郭沫若《甲骨文研究》云:“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欢。” 鲍昌《风诗名篇新解》推衍郭氏之说,认为上古蛮荒时期人们都奉祀农神、生殖神,“以为人间的男女交合可以促进万物的繁殖,因此在许多祀奉农神的祭典中,都伴随有群婚性的男女欢会”,“郑、卫之地仍存上古遗俗,凡仲春、夏祭、秋祭之际男女合欢,正是原始民族生殖崇拜之仪式”,“《桑中》诗所描写的,正是古代此类风俗的孑遗”,“决不能简单斥之为'淫乱”。( j1 P# d3 l2 A7 _
      在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桑树被称为生命树,母亲树,东方自然神木。华夏古人早已将桑树作为生殖力、生命力的象征。在周商时代,桑树已经是宗庙祭祀时的神木。《吕氏春秋·顺民》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大禹治水,在台桑之地和涂山氏之女通夫妇之道。商朝名相尹和圣人孔丘的出生之地名曰空桑。所以,先秦有空桑崇拜的文化现象,说白了,就是一种生殖崇拜。
! D- M3 Q" f% p. q) F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理想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男耕女织的社会背景下,桑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忽视的文化密码。日出之地称为扶桑,日落之处称为桑榆,最基本的农业劳动叫做桑麻,田园生活的象征叫桑拓,故乡的代名词叫桑梓,巨大的变迁叫沧海桑田。/ Y" B" B" M9 J) i* ]
       在《诗经》305篇诗中,中明确写到桑意象的就达20篇之多,超过了其他所有的植物。《鄘风·桑中》《定之方中》《郑风·将仲子》《卫风·氓》《魏风·汾沮洳》《十亩之间》《唐风·鸨羽》《秦风·车邻》《黄鸟》《豳风·七月》《东山》《鸱鸮》《曹风·鸤鸠》《小雅·南山有台》《隰桑》《小弁》《黄鸟》《白华》《大雅·桑柔》《鲁颂·泮水》等,都有各具特色的桑意象。桑树、桑枝、桑叶、桑葚、桑土(桑根)、桑薪(桑木柴)等都屡屡被引用进诗中,并且由此延伸到桑间、桑野、桑林等。在这些作品中,桑绝大部分都是和“女性”、“爱情”联系在一起。正如傅道彬先生所说:“在《诗经》中许多爱情的诗篇都来自桑园。”《周礼·地官司徒·媒氏》中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男女欢会是被当时社会礼俗所允许的。《诗经》中桑林成为男女幽会、爱情欢歌的地方,成为采桑女子爱情故事的发生场所。( Q; C/ ?. [/ B+ m9 `* w( d
      桑林,堪称最古老的东方伊甸园,古代男女集体狂欢的乐土。它远比我们现在乌烟瘴气的酒吧、商业陷阱丛生的顶级会所、故作优雅的咖啡馆要浪漫和诗意得多。
! U' [6 j4 W$ A/ Y! \9 g; g  《桑中》这首历代被卫道士与经学家指责为“亡国之音”诗歌,应该是先民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是原始风俗画卷的诗意展现。茂盛的桑林和激情的男女,繁衍出无数健康而富有灵性的后代,使华夏文明更加璀璨。拿汉代的道德规范来要求东西周的民俗,何其谬也!8 z; T/ J% p9 n! h. U
  2 n7 m4 f' x$ A, a7 n
F2005062619160800000.JPG
9a725309-a390-4795-9e55-9f837d845b57.jpg

58

主题

1198

回帖

9174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9174
发表于 2018-7-4 16:52:20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桑中之乐,原始之欢。男欢女爱,何罪之有。先生之文,让人熏熏醉矣!

104

主题

6450

回帖

4万

积分

玖.镇海神笔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3264
发表于 2018-7-4 17: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57

主题

3350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32
发表于 2018-7-4 21:32:58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我守着安静的沙漠等待着花开
5 }8 v- S8 d* b9 h, W想问一些卫道士,孔子如果真的认为这诗是淫乱,怎么不删掉呢?孔子是把几千首诗删除得只剩三百篇的。

57

主题

3350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32
发表于 2018-7-4 21:33:00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我守着安静的沙漠等待着花开: y, y6 D# W& g; w
想问一些卫道士,孔子如果真的认为这诗是淫乱,怎么不删掉呢?孔子是把几千首诗删除得只剩三百篇的。

57

主题

3350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32
发表于 2018-7-5 08: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种说法,孔圣人也是这么生出来的。

57

主题

3350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32
发表于 2018-7-5 08: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林”本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性质与祭“社”(土地神)同。直到春秋的墨子时代(约公元前5世纪),“桑林”仍是万人瞩目的盛大祭祀活动。“桑林”之祭所用的乐舞,也就沿用其祭名,称为《桑林》了。《庄子·养生主第三》曾用十分流畅的笔调描写过庖丁解牛时的动作、节奏、音响“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据其间接描述我们不难知道,《桑林》乐舞既强而有力,又轻捷灵巧,而且音乐震撼人心。/ O8 [/ f9 i1 J6 U4 o+ ]
  汤祷于桑林
6 g, @+ i" H: _/ ]( u7 A  汤即位之初,商王畿之内连续五年大旱,骄阳如火,河井枯竭,田地龟坼,草地枯萎。汤命史官在郊外燃烧积积薪,以牛羊豕作为牺牲,祭祀上帝。汤祈祷时引咎自责,列举六条自己可能犯的错误,哀求上帝赐福降雨,但毫无效果。大旱延续到第七年时,汤又在桑林之地设坛,祭天求雨。史官占卜后说,要用活人作牺牲,上帝才肯降雨。汤认为,祈雨本是为民,岂可再又残害于民?便决定由自己充任牺牲。他剪去头发指甲,沐浴洁身,向上天祷告:“我一人有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人,勿因我一人之过,而伤害春民性命!”祷毕便坐到柴堆上。正当巫祝要点火燃柴,大雨骤然而来,万民一片欢呼,作歌颂扬汤的德行,乐曲取名为“桑林”,又名“大”,后人称其为“汤乐”。

57

主题

3350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32
发表于 2018-7-5 08: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巴(葡萄牙语:Samba),是源于巴西巴伊亚的一种舞蹈和音乐类型。它最早根源于非洲土著带有宗教仪式性的舞蹈,通过被贩卖到巴西的黑人奴隶带到巴西,再与流传至当地的其他文化混合,渐渐演变成今日的桑巴。桑巴现已被公认为巴西和巴西狂欢节的象征,是最大众化的巴西文化表达形式之一。其中,巴伊亚的圆圈桑巴舞(一种里约热内卢的桑巴)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7

主题

3350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32
发表于 2018-7-5 08: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左氏传.成公二年》楚之讨陈夏氏也,庄王欲纳夏姬,申公巫臣曰:“不可。君召诸侯,以讨罪也。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周书》曰:‘明德慎罚。’文王所以造周也。明德,务崇之之谓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若兴诸侯,以取大罚,非慎之也。君其图之!”王乃止。子反欲取之,巫臣曰:“是不祥人也!是夭子蛮,杀御叔,弑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何不祥如是?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天下多美妇人,何必是?”子反乃止。王以予连尹襄老。襄老死于邲,不获其尸,其子黑要烝焉。巫臣使道焉,曰:“归!吾聘女。”又使自郑召之,曰:“尸可得也,必来逆之。”姬以告王,王问诸屈巫。对曰:“其信!知荦之父,成公之嬖也,而中行伯之季弟也,新佐中军,而善郑皇戌,甚爱此子。其必因郑而归王子与襄老之尸以求之。郑人惧于邲之役而欲求媚于晋,其必许之。”王遣夏姬归。将行,谓送者曰:“不得尸,吾不反矣。”巫臣聘诸郑,郑伯许之。及共王即位,将为阳桥之役,使屈巫聘于齐,且告师期。巫臣尽室以行。申叔跪从其父将适郢,遇之,曰:“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及郑,使介反币,而以夏姬行。将奔齐,齐师新败,曰:“吾不处不胜之国。”遂奔晋,而因郤至,以臣于晋。晋人使为邢大夫。子反请以重币锢之,王曰:“止!其自为谋也,则过矣。其为吾先君谋也,则忠。忠,社稷之固也,所盖多矣。且彼若能利国家,虽重币,晋将可乎?若无益于晋,晋将弃之,何劳锢焉。”

57

主题

3350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32
发表于 2018-7-5 08: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桑中之喜指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
( @' U3 ]; i4 C3 }9 o+ W7 }《左传·成公二年》:春秋时,楚共王即位,准备发动阳桥战役以援救齐国,并派巫臣(即屈巫)到齐国去告知出兵日期。申叔路遇巫臣,知巫臣已娶夏姬为妾,并将与之偕逃,便说:“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 此借用‘桑中’一词,暗指巫臣与夏姬私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5 06:31 , Processed in 0.18340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