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H4 _: N4 o8 n 《诗经》是中国诗歌万古常新的源头,是中国文学光辉灿烂的开端。《诗经》的表现手法,最突出的是赋、比、兴。除此之外,夸张、比拟、对比、衬托、联想等手法的运用也非常出色。这里,重点探讨一下《诗经》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希望能从经典中获得别样的美感。
3 J1 W7 b& {5 n/ Z2 g( ^对比也叫对照,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运用对比,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受。《诗经》中的对比不但俯拾即是,而且运用得炉火纯青,精妙绝伦。
4 R5 h: W8 j( ]1 q' r' x7 J. @. R- s一、用对比歌颂美好的爱情& ^& ]' N; ~: s# E( f/ |' s) r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诗经》中的爱情诗在《国风》中比比皆是,而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其中的许多诗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u6 h- @1 u( K' s5 Y: }
《郑风•叔于田》写一位女子爱上了一个打猎的青年。“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青年出去打猎了,姑娘感到整个街巷好像没有人了。不是真的没人,而是没有人比她的心上人更出色,更值得关注。大英雄举世无双,而在一个小女子的眼中,她的心上人则是“举巷无双”。强烈的对比,反衬出爱的挚热。2 Z3 U- r! b. k9 `6 C
《魏风•汾沮洳》写一位女子爱上了一个勤劳的帅小伙。“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大意是:汾水岸边湿地上,采来莫菜水汪汪。提起我那心上人,美得简直没法讲。美得简直没法讲,公路大人比不上。全诗分为三章,对这位劳动青年极度赞扬,说他像花,像玉,无法比喻,公路、公行、公族这样的王公大人,也远远比不上他。达官贵人,在常人心目中高不可攀,贵不可言。但是,在心有所属的有情人的眼里,却无足轻重,不值一提。对比之中,更见情之重,爱之深,意之坚。
/ L2 D* i* E& J# L 《卫风•有狐》写女子爱上一个贫穷的青年。“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大意是:有只狐狸毛儿长,在那淇水河梁上。小妹心里好忧伤,阿哥身上缺衣裳。女主人公触景生情,看到暖暖的狐皮,不由想到心爱的人寒冷少衣。冷暖对比的背后,是真诚的关爱。让人由衷感慨: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也比不上一双充满关爱的眼睛。2 L) e9 ^1 l% e9 G' \! v
二、用对比控诉社会的不公# Z5 d- _( T4 v
《魏风•伐檀》讽刺剥削阶级不劳而获。“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不拿镰刀不摸锄,凭什么粮仓堆满谷?不见上山打猎物,凭什么院里挂野猪?对比鲜明,反问有力,将素餐白食的大人老爷们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9 p2 K( ?% O: e" K3 f6 H7 b3 n% s
《豳风•七月》写农奴们一年到头劳累不休,却“无衣无褐”,连粗布衣服都穿不上。“取彼狐狸,为公子裳”。打下猎物,兽皮要给贵族做皮袄。贫富是何等的不均!
' t ^9 r; k7 [2 B1 j 《小雅•北山》写小官吏埋怨徭役不均,待遇不公。“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大意是:有人安逸家中坐,有人尽心为王国。有人床榻仰面躺,有人赶路急星火。有人征发不应召,有人苦累心烦恼。有人游乐睡大觉,有人王事长操劳。有人享乐贪杯盏,有人惶惶怕责难。有人遛达闲扯淡,有人百事都得干。鲜明的对比,饱含了小人物的多少无奈与怨愤!
0 W5 S# ]% C0 c1 \! E1 F$ J- m三、用对比抒写今昔的巨变5 H N) p0 c& \) D9 y% D. c
《卫风•氓》写被休弃的女子追思往事。恋爱之初,女主人公“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看不到心上人就眼泪汪汪,看到了又欣喜若狂,这是何等的痴情!结婚之后,“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常年操劳,脸色从初生的桑叶般鲜嫩润泽到落叶般枯黄憔悴,这是何等的可叹!而男子由当初的“信誓旦旦”,貌似忠厚,到后来的“不思其反”,翻脸成仇,这又是何等的可耻!多重对比的成功运用,使多情女子负心汉的形象格外鲜明。: ^" H' X: \9 r S; D* r# a; N
《小雅•谷风》写弃妇谴责丈夫忘恩负义。“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惊恐交加的时候,艰难困苦的时候,两人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可是,家境富足,安详快乐的时候,就把糟糠之妻无情地抛弃。对比之中,一个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安乐的负心汉的形象昭然若揭。
- K( N1 q; @* h0 z/ x+ U 《小雅•采薇》写戍卒归家途中的感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想当初,离家征战的时候,春光烂漫,杨柳轻拂,怀抱多少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豪情壮志?现而今,归家途中,冬日严寒,大雪飘飞,多少美好愿望早已化作云烟随风而逝。对比鲜明,情景交融,让这几句诗成为整个《诗经》里最耀眼的名句。1 D1 F8 r) V5 ?6 O% @8 [' W
四、用对比讽刺负面的人物
3 j7 |; I* L l2 K( @* J+ d 《邶风•新台》写卫宣公为儿子娶妻,听说新娘子宣姜很美,就在河上筑台,将她拦截下来,据为己有。“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大意是:新台新台真辉煌,台下河水白茫茫。2 o6 O! P4 H& i! V" h/ |4 A3 B2 M& }3 J
本想嫁个美少年,谁知老丑蛤蟆样。宣姜是齐襄公的女儿,也是春秋时代有名的美女,这么优越的条件,本想嫁一个如意郎君英俊少年,谁知却被癞蛤蟆一样的老丑霸占,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巨大落差。
2 f2 K; Y( ?0 Y+ O2 ~0 C' k" e 《鄘风•相鼠》斥责以卫宣公为代表的卫国统治者。“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老鼠是丑陋的,令人厌恶的,为人不齿的。诗人用老鼠与卫国统治者作比,公然判定那些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并诅咒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了“人”这个崇高的字眼。这种对比反衬的手法,将对统治者的愤恨厌恶之情推到了极致。# m" j- n) g- f! x# Y% o1 x
《唐风•山有枢》讥刺守财奴式的剥削者。“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大意是:你有衣服又有裳,为何不穿放衣箱?你有车来又有马,为何不用闲一旁?忽然一天你死去,徒让别人把福享。一句话:活着不好好享受财富,死了一切都将归他人所有。
3 q4 O- e* b0 p6 b8 t2 m2 z) A$ D0 U五、用对比抒写人生百味9 j- J: P) ~9 B$ N7 v, h5 w" _! e
《王风•黍离》写周大夫经行西周故地,看到“宗庙公室,尽为禾黍”,于是,发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慨叹,黍离之悲,知音难觅之叹,悠悠千载,如在耳畔。) h4 S: }4 e: B4 k
《王风•君子于役》写思妇怀人。“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黄昏时分,太阳西沉,鸡儿个个回窝,牛羊纷纷进圈,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农耕社会的黄昏暮归图?可是,自家的良人却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何日才能归来,这种物归人不归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黄昏怀人的高妙的艺术境界,让人柔肠百转,留连不尽。这首诗也因此被称为闺怨诗之祖。
1 t1 t. {; H6 U, C- a 《郑风•东门之墠》写人与人之间,有时空间的距离很近很近,可是,心却仿佛隔着万水千山。“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大意是:东城门外是广场,茜草沿着山坡长。你家离我这么近,人却仿佛在远方。这种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对比,道出了爱情的朦胧与神秘。
' t% h% U- R% ~: T @# }! { 《邶风•谷风》写弃妇诉苦。本来是恩爱夫妻,同甘共苦,共创家业。丈夫却“不能我慉(爱),反以我为仇”,另结新欢,女主人公感叹:“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和被抛弃的女主人公一颗苦涩的心相比,苦菜也是甜的。
4 e) A% \7 i$ t; S Q& F7 w 《桧风•隰有苌楚》写悲观厌世。“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大意是:洼地有杨桃,枝叶好俊俏。柔嫩又光润,羡你无知少烦恼。主人公眼见草木欣欣向荣,开花结果,羡慕它没有家室拖累,没有烦恼缠身。这种人不如草木的对比,背后不知隐含着怎样的深痛巨创。0 ^- M A- i! \0 i
《小雅•斯干》歌颂周王公室落成,安居梦美。“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如若生个小儿郎,让他睡在炕床上,给他穿上好衣裳,让他玩弄白玉璋。真是欣喜若狂,视如掌上明珠。反之,如若生个小姑娘,就让她在地上睡,给她包上小薄被,让她玩弄纺线锤。弄璋弄瓦,天地之差,重男轻女的思想,一览无余。
% o" j: e5 s& n 《诗经》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圣殿,我们从对比的角度切入,只是打开了其中一个小小的窗口,窥见其宫室之美,藏品之富。希望这篇小小的文章,能够抛砖引玉,让更多的《诗经》爱好者激起探究的欲望,找到打开圣殿大门的钥匙,从而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4 G1 _% `* t;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