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就久闻到贾老师的大名,但未见过面,也可能是擦肩而过,却无缘相识。
% l8 R4 W4 s( k$ d- g1 C 真正认识是在我加入上林苑诗联学会后。与贾老师认识至今己三个年头,从相识,相知发展到现在的晚年交,我为有缘认识他深感庆幸与欣慰。$ T" _; H1 H% S- i% X2 p/ s
贾志茂老师是我们草堂分会的名誉会长,是一位受人们尊敬的退休教师,是一位谦和慈祥的老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
+ W' w/ F' @ Q% b% Q8 G “一生默默不喧哗,教书育人培百花。可敬园丁多辛苦,辛勤笔耕加步伐。杨柳细雨吐翠芽,风和日暮醉晚霞。玉兰逢春露笔蕊,抒诗描画乐天涯”;“人瘦精神肥,话少文章多”。这诗与联是对贾老师的真实写照。
$ G/ h$ T+ E4 E! Y5 z( h 贾老师在教育战线奋斗了3O余载。他是共产党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对学生教育上有一套独特的方式方法,他用启发,引导,课外辅导等使宋村中学学生陈小芹的《宋村上银幕》作文在1987年江西《读写月报》上发表。他认真辅导,帮助修改,力荐甘当人梯的精神得到教师的好评和学校的赞扬,被草堂教师们传为佳话。" v4 _& E) ~9 v8 w
退休后的贾老师,本该怡享天年,享受美好的晚年清闲生活。但他仍继续,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由于草堂分会工作的需要,本人有疑惑问题需要向他请教,每一次去他家,都会看到他在学习。对此,我深受教育,感到惨愧,无论他多忙,都会耐心讲解,毫无保留。我的一些进步,离不开老师指导,我从中受益匪浅。
0 @' m& H, ?) y& u 在上林苑诗联学会里,贾老师被评为“十老先进”,并在学会组织的多次全国诗联比赛活动中获奖。今年又出版了个人的通讯,诗歌,散文作品集《清溪流韵》,在草堂反映强烈,得到好评。; P. M* K: U2 x9 i0 L9 R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浅移默化的影响着草堂分会的每位成员,大家表示要向贾老师学习。
" ~( W, o3 ~( p. D5 p( W! Q 一个人影响着家庭。贾老师学习的精神,直接将他的孙子与孙子媳妇带动起来,他(她)们也爱上了诗词楹联,并积极参加上林苑诗联学会组织的各种比赛,多次获奖。# h3 ?1 h0 U+ O2 H3 W2 Y5 U7 r8 B9 p
如今,在草堂镇大良村,他的家是一个“文明的家庭,和谐的家庭,幸福的家庭 ,有浓厚文化的家庭”。
6 P( R3 Q0 c: A# w, L8 I! R “贾老眼明脑不昏,受人爱戴受人尊。岁月无情年虽迈,老树新芽焕发春”。祝贾老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