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翱翔 发表于 2017-2-28 13:44:15

初二八班 王亦菡 品诗词风韵 赏古典文化

在热闹的爆竹声中,迎来了春节。当电视上各种综艺节目霸屏的时间里,有一个节目宛若一股清流穿过,使人耳目一新,如饮甘露、如沐春风,那便是《中国诗词大会》。最开始只是因为好奇,其后便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每天期待时钟指向下午八点,每天一到晚八点,我便飞速的跑到电视机前,等待那熟悉的音乐以及的主持人精彩的开场词。整个节目高潮迭起,引人入胜,里面的选手个个实力非凡,表现精彩。然而,一个好的节目少不了一个好的主持人。曾经,我认为董卿只会主持春晚和给魔术师当托,但是,通过《诗词大会》这档节目,彻底颠覆了我对她的看法。百人团里有一位煤田灭火工人讲到自己对诗词的热爱时,她立马说了一首陆游的诗送给那位工人:“双鬓多年似雪,寸心至死如丹”;当一位点评老师说出一首诗的上一句,她立马说出了下一句,没有一丝的犹豫。整个节目开头结尾、穿插过度,多数引用诗词,真是诗书满腹,口吐珠玑。她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绝不会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还有大会的选手,如北大的博士生陈更,多次攻擂都因为心急抢答而失败,但她的博学多才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记得一位点评老师说过,陈更是造机器人的博士。那么,这样的一位博士,能把古典诗词理解到这种地步,是非常厉害的;还有张淼淼,气质非凡。面对选手飞花令的挑战,她沉着淡定又从容。虽然每次在擂主争霸赛时因紧张而与擂主位置失之交臂,但也实力却不容小看,她的表现引起阵阵掌声;最突出当然是武亦姝,作为诗词大会第二季最后的赢家,年仅16岁,她打败了北大博士生陈更。她虽然年龄小,身高却有180cm,但她的身高才更高,能背诵20000多首古诗词。每次上台,她并没有打扮的多么青春时尚,一身普通的汉服,尽显出无限的从容大度。在《飞花令》的“月字令”环节中,因为限时,选手们的紧张是难免的。可是她却在被人提示说过了之后,脱口而出《诗经·七月》的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真令人震撼,那优雅的气质简直是与生俱来的。这次诗词大会带给我许多知识和欢乐。我仿佛置身于一场诗词的盛宴中。中国古典文学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美不胜收。看着选手们的答题和老师们精妙的点评,我好像穿越到了古代;尽情观赏庐山的千尺瀑布,大漠的长河落日,江南的如火江花,北国的万里雪飘。心中也是时而涌起铁马冰河的戍边的壮志,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真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但我仍然沉浸在诗词的盛宴中,含英咀华,仔细品尝,回味无穷。 我期待着下一次的诗词大会。

長河 发表于 2017-2-28 16:20:47

好作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二八班 王亦菡 品诗词风韵 赏古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