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爱好者:千亿杠杆资金,目标直指58家公司
有看官等不及,很早就私信我,问昨天最后这张图啥意思?有的朋友可能在某条新闻上看到过,大意是说,A股上涨的这段时间,资金不断流入。融资买入的这些品种,其实是挺有讲究的,我分了下类:
如果你还记得之前写的《 港股竟是这么火的 这些A股收益》,就应该很清楚非银金融(保险为主)、银行这两个行业的上涨其实就是参照港股的价值取向。
交通运输和汽车两个行业,我是在《炒“两会”题材,要不走寻常路》这篇文章中提出的,七年两会六次把新能源汽车作为议题,这是炒政策预期。
国防军工我也给大家单独分析过,而且在《横空出世的新航母 一类股新机遇》一文中我还谈到过国防军工的分阶段爆发周期,具体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可以去看相关的文章。
上面说的这些文章可以在我各大社交媒体上找得到的,也可以直接搜索我的公众号看历史文章。
而剩下的几个行业中,建筑装饰、化工、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其实都和一件事情有关系,就是原油价格的上涨,原油位于产业链的顶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
今天来说说原油和化工行业的关系,从大的范畴来说,是上游受益,下游受累的过程,但是只要你能才成本转移的好,价格上涨反倒有助于利润增长,打个比方,苹果手机的成本从199美元提升到299美元,大家觉得这成本能否消化掉?没错,只要最终消费者接纳,那最终的利润还高于成本的上涨呢。
所以如果说油价一直涨,而且在通胀预期下的话,那些有很强成本转移能力的化工企业自然是收益的,比如化肥行业,马上就是春耕季节,化肥的需求在这一阶段是最旺盛的,这时候可以涨价不讲理。
再比如可以替代进口的,虽然我们是化工生产大国,但是在高端化工产品领域还是被老外把持,比如巴斯夫这样的企业,而价格高涨,会影响下游企业寻找国内便宜的替代品,比如OLED这类的电子化学品企业。
篇幅关系,具体的股票就不发了,可以去我的公众号查,关注概念爱好者,扒得更深,揭得更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