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近距离拍客机引声讨 警方确认飞手无资质
疑似拍摄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公安部门发布通报确认视频的真实性,并称飞手没有相关无人机资质。2017年1月15日,一段号称由无人机拍摄的民航客机降落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指责这名拍摄者不顾及民航飞机的安全。
对此,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相关负责人向“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007)表示,如果视频是真实的,这名拍摄者违反了关于飞行和无人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并且对民航飞行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1月16日下午,浙江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已经确认视频的真实性,拍摄者系23岁的杭州市民袁某,其并无飞行资质。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
无人机拍客机降落引声讨
这段据称是由无人机拍摄的视频只有9秒,拍摄的位置在数百米的空中,一架民航客机从画面左侧飞向右侧。
从画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飞机的高度在不断降低,并且已经放下了起落架,可以判断出其正准备降落。在3秒左右,客机垂尾上首都航空的标志非常清晰。目测镜头距离飞机不足两百米。
在视频结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款无人机的照片,下方文字显示这段视频就是用其拍摄的。“北京时间”注意到,这是国内某无人机品牌于2016年新发布的轻型无人机。
视频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声讨。网友们普遍认为,无人机距离民航机的距离太近,很容易发色碰撞事故,“不要说是无人机,就是一只鸟都可能让客机机毁人亡。”此外,还有网友表示,如果真的是轻型无人机拍摄,在如此高空飞行,地面上的人已经很难进行肉眼识别,加之高空气流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坠机,威胁地面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无人机不应出现在融合空域
“如果视频是真的,那么这名驾驶员肯定涉嫌违法。”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秘书长、无人机管理办公室主任柯玉宝表示。
柯玉宝告诉“北京时间”,按照现行法规,所有无人机飞行都必须向管理部门进行申报。而目前尚不接受个人申报。因此这名驾驶员如果是个人飞行那么一定属于“黑飞”。
其次,即便其是“公派”飞行,也依旧违法。柯玉宝介绍,按照现行的的法律法规,无人机只能在专门分配给无人机系统运行的隔离空域内飞行。而视频显示的民航飞机应处在降落航线上,属于融合空域,管理部门不会批准其在此处飞行。
此外,无人机在隔离空域内也只能进行视距内飞行。按照《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的标准,视距内飞行的范围应为半径不大于500米,人、机相对高度不大于120米。显然,视频上无人机所处的高度早已超过了这个标准。
由此,柯玉宝表示,无论这名拍摄者是以什么身份或是什么目的,他的无人机都不能出现在视频拍摄的位置。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飞行规则》、《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更给民航客机的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还会涉嫌危害公共安全。
“北京时间”注意到,2013年12月29日,北京国遥星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操纵无人机进行航空测绘,造成多架次民航飞机避让、延误,后军队出动直升机将其迫降。平谷法院一审以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其总经理牛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实际操控飞行机进行非法航拍测绘的三名员工也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飞手无资质 警方称涉嫌危害公共安全
2017年1月16日下午5时50分许,浙江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发布通告称,2017年1月15日19时许,浙江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称,在某飞友QQ群中浏览到一段视频,其内容为有无人机在疑似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附近,空中近距离拍摄飞行中的民航客机。机场警方接报后非常重视,立即布置警力跟进,对该视频真伪进行甄别,并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经调查,1月15日17时左右,市民袁某(23岁,男,杭州萧山人)使用型号为“御”的大疆无人机,在萧山区新街镇距机场约8.5公里处升空拍摄日落。该无人机升空至高度450米,拍摄了多个空中画面,其中包含多架途经的民航客机,空中拍摄过程约10分钟。事后,袁某截取了8秒视频上传至飞友QQ群,并被网友转载。据查,袁某系业余飞行爱好者,无相关资质。该飞行器是袁某于2016年12月初在杭州够得。目前,有关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此前,浙江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对媒体表示,这架无人机显然已经闯入了机场的净空保护区,飞行高度也明显在飞机起落高度区之内,涉嫌危害公共安全。(来源:北京时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