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梅 发表于 2016-12-14 11:23:09

慧能达教育提醒您:别着急把孩子拔高成我们的朋友

别着急把孩子拔高成我们的朋友
      1 家长不要逃避为家庭做决定的责任      前两天在一个音频节目做嘉宾,开讲之前,主持人给我看了一则不算太新的社会新闻:
      今年春天,国家二胎政策开放以后,有对小夫妻本来有再生一个孩子的想法,但是家中的老大不同意,为此又哭又闹,还逼着他们写下一份 “保证书” ,保证 “爸爸妈妈不要老二”,一辈子都只对他一个人好。

      那天的节目主题,本来设定是借这个事件,聊一聊二胎的出生会对老大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父母们需要注意哪些可能的问题。但是我却建议把这个引入的小故事换掉,因为具体针对这个家庭而言,父母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要不要老二”,或者“应该如何安抚老大”了,而是他们的家庭结构很混乱,父母的责任和功能都太不清晰。

      ▽   简单地说,一个家庭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比如要不要生二胎,需要夫妻双方综合考虑家庭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再慎重做出的一个理性的选择,其中尤其要考虑到该决定一旦实施之后,对整个家庭可能会造成哪些后续影响?夫妻俩对这些后果是否都有所准备?
      今天在这里提起这件小事,不是说这对家长一定需要去生二胎,而是说即便他们选择不生,理由也不应该仅仅是 “老大不同意”。
   为人父母,不可以躲在“关爱孩子”的借口背后,逃避为家庭生活做出选择,并且承担后果的重大责任。现在这一家人还仅仅是讨论要不要生二胎,将来一家人要不要买房、出国、换工作,难道都要听家里这个小娃娃的?

      2 父母不能随随便便和孩子做朋友

      最近这些年,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关心孩子、爱孩子、努力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的家长,在现实的育儿生活中,常常会过早地把一些自由让渡给家里的孩子。晚上去哪家饭店吃饭,周末到哪里度假,甚至过年了要不要回老家,各种本来是家长决定的事情都来问孩子。

      然而,我却很想点破,像这样一个听起来很美好的理念,很可能仅仅是 “听起来很美”。
   从一个家庭治疗师的视角出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不平等的,爸爸妈妈不能随随便便就和孩子做朋友。他们是家庭的总舵手和护航人,肩头上还担负着对孩子的保护、抚育、教养、指导等重大责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慧能达教育提醒您:别着急把孩子拔高成我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