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梅 发表于 2016-12-1 17:48:26

请不要再让你的孩子“装了”

“一会要来人了,你要表现得乖一点啊!”

“你在外人面前怎么能这么不听话呢?”

这些话你会不会经常跟孩子说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更好一些。

更好,就是按照世俗的标准,我们要更聪明、更好学、更勤劳、更大度、更幽默、更有责任感、更勇敢、更......还可以举出更多的“更”,总之,是比你本人更完美。



但时间久了,我们要求孩子把一个不真实的自我呈现在别人面前,并以为这才是可爱的,才是有价值的。这会让孩子认为,那个真实的自我,则是上不得台面的残次品,需要被掩藏和遮盖……

我们总是企图孩子表现得比实际的情况要好一些

在一次活动分享快结束时,一位爸爸带着女儿走了进来。看着小女孩可爱,我问了,妹妹,你今年几岁呢?孩子不语,爸爸一边翘着二郎腿,一边说,宝贝,你答应爸爸在外要表现好哦!表现好了,爸爸就会给奖励哦。小女孩这才开始正式的介绍自己,我已经惊呆了,却在不知不觉当中留存了一个印象——你要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和人物面前,努力表现得比你实际拥有的状况更好。

当你企图在两个不同的自我之间游走时,你在生活中的形象就变得复杂混乱,你面临的形势也更加琢磨不透,甚至你的身体也无所适从了。

我们总是企图表现得比我们实际的情况要好一些

好比我们小的时候,如果有客人要来,我们会被父母要求:“你要乖一些啊!”等到客人走了,父母会说:“好了,现在你可以放松一下了。”这些都是很平常的话,却在不知不觉当中留存了一个印象——你要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和人物面前,努力表现得比你实际拥有的状况更好。
什么是更好呢?
就是按照世俗的标准,我们要更聪明、更好学、更勤劳、更大度、更幽默、更有责任感、更勇敢、更......还可以举出更多的“更”,总之,是比你本人更完美。
这个主观动机可能并不是太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伪装的自我,可以骗人一时,却不能矫饰久远,最后吃亏的还是你(慧能达官网家长课堂欢迎您84815558)

不过,这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我们把一个不真实的自我呈现在别人面前,并以为这才是可爱的,才是有价值的。而那个真实的自我,则是上不得台面的残次品,是应该被掩藏和遮盖的。

这就是自我形象的分裂。我们不喜欢真实的自我,我们把一个乔装打扮的“假我”拿给大家看。当这个“假我”被人欢迎和夸赞时,另外一方面,我们的自卑加重了,我们知道外界的评价都是

终南山人777 发表于 2016-12-2 11:41:37

{:7_381:}

淡淡的思绪 发表于 2016-12-2 14:37:20

确实,有时都不知哪个是真实的自己了

今天你好 发表于 2016-12-5 10:09:27

孩子的天真烂漫都给抹杀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不要再让你的孩子“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