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 发表于 2016-11-9 08:26:38

四川成都印象 游拍之一 摄影/物我两忘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代宗大历五年(770年)病死在湘江船上,因其曾任工部之官,所以后世亦称“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至衰的交替时代,经历了唐中期的“安史之乱”,他的许多诗篇,真实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种种社会现象,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后世尊他为“诗圣”。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起茅屋,在此居住历时近四年,在这四年之中,他著作了大量的诗文达240篇,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居草堂时作出的。从北宋开始,后人在诗人的故居建园立祠,并多次修葺,现在的建筑规模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两次较大规模的修建中确立的,现存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等。




国防军工 发表于 2016-11-9 08:27:04


国防军工 发表于 2016-11-9 08:27:39


国防军工 发表于 2016-11-9 08:28:03


国防军工 发表于 2016-11-9 08:28:29


国防军工 发表于 2016-11-9 08:29:51


国防军工 发表于 2016-11-9 08:30:20


国防军工 发表于 2016-11-9 08:30:42


国防军工 发表于 2016-11-9 08:31:05


国防军工 发表于 2016-11-9 08:31:29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成都印象 游拍之一 摄影/物我两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