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农村环境治理调查:让乡村美丽如“画”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在全国的宣传,户县农民画《爷孙仨》被更多人熟知。在这张农民画中,孙子给父亲擦背,父亲给爷爷洗脚,尊老爱幼,和谐悠然,一个美丽文明的户县乡村跃然纸上。 西安市户县在秦汉时期就是皇家园林上林苑的属地,现如今,在六年的农村环境治理之后,这里已经成为优美宜居的西安“后花园”。 1 美丽乡村一幅画 “我前一阵去上海的女儿家待了一段时间,回来的时候一到村口,看着街道上又整齐又漂亮,我心里美得很。咱农村现在的环境不比城里差!”户县祖庵镇纸屯村书记姜经严说。 8月30日,记者看到了让这个村书记心里感觉“美得很”的景象:在纸屯村,大街道干净笔直,行道树下满是荫凉,农户庭前翠绿色瓷砖围成的小园子里有菜有花。 “这几年村里的环境是大变样了,以前农民倒垃圾是想在哪儿倒就在哪儿倒,村里的垃圾堆特别多,一条大街道从头看不到尾。”记者偶遇村民梅兴民正在收拾自家菜园子,说起村里环境的变化他侃侃而谈,“现在村上有了固定的保洁员,负责打扫街道,收集每家门前垃圾桶的垃圾。你说地上这么干净,人家又给你说了垃圾往哪倒,这谁还好意思搞破坏哩!” 户县在2010年通过全国卫生县城验收之后,就在全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现在农民已经养成了维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可是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困难,有些清理工作群众也不理解。纸屯村最初清运建筑和生活垃圾难度大,有些农户的秸秆随意堆放,村上的领导班子一户一户清,坚决落实保洁制度,让净化、绿化、美化的美丽乡村有了好的开端。五川道村开始整治时缺乏启动资金,女书记任莲莲把自家的卖猪钱拿来用,有次摔伤了还拄着拐杖和村民们一起搞卫生。严格的卫生制度、“硬邦”的干部队伍是户县农村环境治理的有力保障。 建设美丽乡村,户县将其列入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工程,通过道路、房屋改造、排水处理等的改造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也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县上坚持每年召开两次全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推进大会,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到了各乡镇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从2011年起,户县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现在,户县全县70%的村建成环境卫生一类村,农村无害化厕所达到农户总数的66%以上。 2 精细化管理“碎碎个事” 在户县的政府部门,大家都知道搞农村环境督查工作得有个好体力,卢养利对这点体会最深。卢养利是户县城市治理专项工作督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村环境整治科科长,他很少在办公室,基本都是在村上检查卫生死角,“高频次”、“不打招呼”是他们的工作特点。 “经过这几年的整治,户县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就是要通过不打招呼的高频次督查,让环境治理成为一种常态,杜绝反弹。”卢养利说。 户县共有518个村,卢养利和他的同事每天抽查,每月在每个镇选取1/3的村子进行暗访,对检查不合格的村子进行挂牌督办。第一次会给相关部门书面反馈提要求,第二次还没整治好就亮黄牌,第三次就扣除农环奖补资金,并报送县政府分管领导批示。每个季度他们都会对各个乡镇进行考核,对评为优秀的乡镇进行奖励。 户县城市治理督查办宣传科科长万春艳说:“很多人都说就打扫卫生这么碎碎个事,你们也太较真了!我们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但是我们不仅继续‘较真’,还把农村环境整治做到了精细化。” 精细化到什么程度? 在《户县农村环境整治行政村现场检查考量要点》中,区别于其他地方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等级,户县根据日常的检查结果,518个村对照相应的卫生标准被分为八类村:精品示范村、示范村、一类上村、下村、二类上村、中村、下村、三类村。每一类都有非常详细的评定标准,就连垃圾数量也细化为无垃圾、垃圾散点(两铁锨能清理完的垃圾)、少量垃圾堆(两担笼能清理完的垃圾)等。 3 农村环境也是生产力 “环境也是生产力,它的好坏是评价一个地区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资产,户县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就是要进一步优化户县发展软环境,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软实力,为大家呈现一个乡村和城市同样整洁美丽、和谐幸福的画乡。”户县县委书记陆晓延对记者说。 这几年,“环山旅游第一村”的户县草堂镇李家岩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环境也是生产力”。“我们村在2010年由于开发征地整体搬迁到这儿,新村全是徽派建筑风格,规划时就是要打造园林式村庄,村里的绿化面积很大,就像一个高档别墅区一样,”李家岩村书记王社民说。在建设规划时,李家岩村的排水管道就将污水和雨水分开。2014年,村里建了污水处理站,全村的污水处理后化成中水引往灌溉渠。 李家岩村因为紧邻环山路,周边又有高冠瀑布、草堂寺等旅游景点,全村80%以上的农户经营农家乐,所以村民十分注重农村环境卫生,他们早已认识到村里的环境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农家乐吃住,大家都积极维护村庄环境。 和李家岩村一样,在户县玉蝉镇胡家庄村,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也让农民的生活更有奔头。 “刚嫁到这个村里的时候,这村里烂土房、烂土地,一下雨就是两脚泥,还没水吃。我不愿意在村里待,经常往娘家跑。”今年44岁的胡家庄村民李秋梅说,“现在,你走到街道上,村上又干净又漂亮,就感觉人的精神面貌一下子都不一样了。”李秋梅在村子里的西安荣华葡萄庄园打工,加上土地流转费和土地入股分红,她一个人一年可以收入两三万元。 胡家庄村书记耿江河说:“农村面貌改善让农民更有奔头,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村民的文明程度也提高了,农村环境卫生也比以前好搞了。农村环境整治和经济发展互相作用,我们村也真正成了美丽文明乡村。”来源:陕西日报驴粪蛋外面光 这样好极了。强烈的支持了! {:7_381:}{:7_381:} 中国人爱存钱的原因是社会保障跟不上 {:7_390:}{:7_390:} 农村环境的确改善不少!{:7_390:}{:7_390:}{:7_38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