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可以已 户县一中 刘博玮
学不可以已高18级18班刘博玮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题记
根据唯物主义,我们可知道人的道德知识及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的。
三国时期,军事家马谡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一直跟从诸葛亮,帮助诸葛亮做事,诸葛亮认为他聪明机智,就派他去拒守街亭,他自恃聪明,无人可敌,不把司马懿放在眼里。致使打败,才有了武侯挥泪斩马谡,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就告诉诸葛亮马家的人只是徒有虚名罢了。由此可见,学无止境。就在当时,还有一名大名鼎鼎的将军——吕蒙。吕蒙在年轻时,不喜欢读书,认为读书没有丝毫作用,吴王孙权看到这些,认为他大错特错,并支持鼓励他读书,只是过了不久,他便恰似脱胎换骨一般,满腹经纶。正是他能武会文,才一举拿下关羽。士别三日,顶当刮目相待!
物理学家牛顿,只凭借一只苹果,便发现了万有引力等定律,难道就仅仅只是这个苹果吗?当然,苹果显然不够,其坚持不懈的学习以及逐渐的积累才是原因。荀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远近中外的例子足以证明学无止境。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总结出一条经验,他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主要原因就是“善假于物,善学与人”,擅长运用各种各样的人才。刘邦说过:“夫运筹帷幄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当以学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可见,大凡成功人士,都懂得学习他人之长来成就自己的事业。近代时期,中国遭遇瓜分,靠着“师夷长技以制夷”来寻求图存之路。古人云:学到老,活到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人们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学无止境,锲而不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