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先生祝贺户县撤县设区成为鄠邑区
孔乙己先生听说户县要撤县设区了,仍旧穿着他那件穿了百年的长衫,不过胸前多了条西式的领带,一瘸一拐从江南长途跋涉前来祝贺,历时数年,终于来到户县政府门前的文庙广场,站着要了一碗户县黄酒,问卖黄酒的老板说:“户字有几种写法,你知道吗?”,老板谓不知,孔乙己道:“三种也”,说罢用毛笔蘸了水在地下写到“扈,户,鄠”。酒店老板大惊,赞道:“先生真高才也!本县欲拨25万大洋求征新的区名,先生何不到政府旗下的设区办命名组任高级参议。”,孔乙己长揖到地:然也。注:本帖原属关民生网友回帖,编辑用技术手段分割成主题,标题是编者加的。
{:7_399:}{:7_390:} 很好,楼主也很关心户县撤县设区后的名字,如同给自己孩子起名一样。以愚之见,“鄠邑”就很好。大约64年吧,在杨明轩的力主下,“鄠县”改为“户县”,好认好写,但失去了鄠县名字的本意。比如陕西许多县都简化了写法:如合阳县,彬县,麟游县,周至县等,但都失去了原来的意思。户县的“户”之前就是“鄠”,此“鄠”也不是空穴来风,所以不必追溯的很远很远。
如果户县真的成为鄠邑区后,如同过去孩子的名字叫猪呀猫呀狗呀的,叫习惯了也就顺和了。
胡说乱片,大家见笑了。 我赞同楼主的观点,关民生网友文化底蕴深厚,知识渊博。古老有什么好处呀?起个新名字多好啊。 名字并不是越古越好,现在有扈氏在哪里?我们还要学习他?所以叫鄠邑区实在不好。 用“鄠”不如用“户”,群众说了能算吗?高速路口的雕塑谁说好啊?有什么办法? {:7_394:}我觉得新名字将户改为鄠很好,起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传承,现在的年轻一代已不知道扈、鄠的来历,以后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楼主幽默!{:7_381:} 这个“鄠”字太生僻,于户县的对外识别和交流有百害而无一利。
年轻一代不知道扈、鄠的来历无损于户县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也无损于其个人的人生。这就好比某人的孙子不大可能知道其爷爷的太爷的姓名和身世,但这对他的成长和工作学习及生活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一样。 金周至银户县,叫金周区和银户区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