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的将军山古镇
本帖最后由 长河落日 于 2016-2-26 15:39 编辑正月初几,猛然从微信朋友圈里看见一西安朋友发的一组旅游图片,仔细辨认,方知这是我曾经去了数十次的将军山下,曲峪河畔的一个新建的游乐场所,有吃有住,有纳凉小憩,有亭台湖畔欣赏的地方。
去年暑天我还携友常去,腊月初还和一些朋友在金龙峡东边照了相,这么短的时间,这个如同大自然鬼斧神工,实际是人类劳力战胜的结果——秦岭北麓的“古镇”怎么会横空出世,并闪亮登场,还阅尽人间春色呢?
这么近的距离何不一睹这“古镇”的风采?
昨日下午4时许,邀朋呼友,一行四人至曲峪河畔。
此时的金龙峡门前与朋友微信发的照片相比,显得门可罗雀,鞍马冷落。
自西门东行百米南拐至美食街,一街二行似古非古的建筑拔地而起,叫卖声,音乐声连同游客的吵杂声及照相机的“咔嚓”声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各种不同风味的小吃,诸如“黄焖鸡”、“竹筒香粽”、“粉汤羊血”、“洋芋糍耙”等等,皆罢在案板,各种不同颜色的旗幡悬挂檐角。
拾级而上,一座尚未完全俊工的戏楼前,空旷辽阔,这是一家露天餐馆。其间摆满了古香古色的桌椅,可就餐者很是寥寥。 一个村姑模样的服务员,吆喝着要我们就座进餐。
绕东而下,是一排正在施工装修的商铺,门前一条阶梯形小渠蜿蜒入湖,颇有点王羲之与友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的意境。
走下山坡,面向“关中环线”的一座山门,巍然屹立,门楼上著名书画家王西京手书“秦岭将军山古镇”七个大字苍劲有力。 同行者问门前一当地野老:“老人家,这座山为啥叫将军山”?老人摇摇头,说其不知。我正好碰见了八十年代蔡家坡的老支书,问及此山是否因当年徐向前带兵经过而得名,他也言其不知。
回望这座雄伟的将军山和山麓这些“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的建筑,我由衷欣喜:户县人不是又有了一座后花园,又多了一处纳凉休闲娱乐的场所吗,我不禁佩服商家的胆略和见识。
但也令我苦笑不得的是这一“后花园”——“将军山古镇”的得名。
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应该有着很多深厚的文化底蕴。户县自古有秦渡镇、大王店,亦有厐光镇和涝店。尤其秦渡镇要追溯到秦王渡沣水到户县听鸠摩罗什讲经时。可即使遍查资料也弄不出个“将军山古镇”这一名堂来。因之这一得名我觉得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子虚乌有!
《论语·雍也》载,孔子看到一个新制的酒杯,大发感慨:“觚(古)不觚,觚哉?觚哉?”意思是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我想,孔夫子若在天有灵的话,面对这座“古镇”,也会发出:“古不古,古哉?古哉?”的慨叹。
也许是杞人忧天吧,美食街虽然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但有些小吃价格确实很贵。比如一根脆皮香蕉要价6元,臊子面一碗10元。是否是物有所值,我就不得而知。我总感觉小吃的价格贵了 ,肯定有人会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影响“古镇”的发展。
此地究竟该叫什么名字呢?网友众说纷纭。其实,美食街中间坐南朝北一家叫做“土匪烩肉”的店门前一方木牌上的招聘广告,已经道出了天机:牌子曰:“急聘压寨夫人!!!”。
看,将军山寨!如何?
好文章,大赞{:7_360:} {:7_389:}{:7_389:}{:7_389:}{:7_389:}{:7_389:} {:7_389:}{:7_389:}{:7_389:} 好久不见长河老师的帖子
真是好文章!! 提的意见看来有些作用。起码小吃明码标价了。也算是有些进步!老师好文采! 有见地的好文章{:8_427:}{:8_427:} {:8_404:}{:8_427:}{:8_427:} 将军山在曲峪口东面,山体高大雄伟而突出于左右山峰,远看象一位威武屹立,头戴盔帽,身披铠甲,扬鞭策马,挥戈北驰于关中平原之上,故名:将军山。大小石峡在将军山南侧,大小石峡之间梁上偏东一侧海拔760米的地方,有一隋朝前后的庙宇,瓦岗庙,隋朝末年,翟让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起义,后西安人李密领瓦岗军和王世充交战败北,公元618年残部2万余人投奔关中李渊。据传,队伍中有人逃到这个庙里住过,故取名瓦岗庙。 !鹤! 发表于 2016-2-26 15:14
将军山在曲峪口东面,山体高大雄伟而突出于左右山峰,远看象一位威武屹立,头戴盔帽,身披铠甲,扬鞭策马, ...
{:7_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