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 发表于 2016-2-17 20:36:07

遗憾、亲自采访——访马宏智孙女、儿媳的两个关键词

遗憾、亲自采访——访马宏智孙女、儿媳的两个关键词光盐社心急2016年的寒假想完成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就是采访渼陂村的马宏智先生。之前读他的文章,知道他在各村过会方面研究颇深。正月初二下午走亲戚结束后,果断赶往渼陂村。通过问数位老人,来到了马宏智先生家。门前种有两棵国槐,与其他人家大不相同,修有古典的门楼。门虚掩着,高声叫门后,出来一位年轻女孩,说她爷爷已经去世5年多了,2010年9月9日去世。我顿时产生了些许遗憾,胡乱的联想到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2010年的时候,户县图书馆还在文庙,光盐社的QQ群还未建立。马先生的家典雅,正房门上有板联。女孩告诉光盐社,她是马宏智先生的孙女,要询问她爷爷的事情,最好问她姑妈和她爸爸(马振林),她12岁之后才回到堡子,知道的太少。可惜她爸爸出去了,通过电话联系一时半会回不来。我觉得自己来得有点晚,一是没有在马宏智先生在世时采访老人,二是下午5点多才来,马先生的儿子没在家。2015年暑假,在整理户县518个行政村过会时间,就想采访马宏智先生。马宏智的孙女告诉光盐社,她爷爷当时在文化馆工作,出去骑自行车采访,挨村问年长的人,形成文章。在农民画方面也很厉害,她的姑妈马亚莉受她爷爷影响,农民画画得也很好,后来到咸阳工作,现在已经退休。她爷爷做了好多事情与地方史有关,比如萯阳宫门前的两个石兽与爷爷有关,还写过《渼陂湖的传说》等文章。住在湖边的杨影老人和她爷爷经常交流,建议光盐社去采访他。带着些许的遗憾,留下了光盐社的宣传资料,写下自己的名字。天色已晚,心中满是遗憾。晚上6点多,马宏智先生的儿媳贾蓁文打来电话,光盐社重点询问了老人当时如何采访,想对开展口述史调查有所借鉴。贾蓁文告诉光盐社,老人骑着上海大永久自行车去采访,有时会一天不回来。路特别远时,会住在熟人家里。关于光盐社最想了解的各村过会,贾女士说,老人亲自采访,到各村各堡子了解,下了苦功夫。贾女士表示,父亲留了许多尚未发表的稿件,她要抽时间整理成文。

渭河南岸 发表于 2016-2-17 21:15:04

{:5_332:}

渭河南岸 发表于 2016-2-17 21:15:10

{:5_332:}

长安18子 发表于 2016-2-17 21:24:16

应该是陂头村,不是美陂村。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6-2-18 07:41:46

{:7_389:}{:7_389:}{:7_389:}

天天 发表于 2016-2-18 08:56:31

长安18子 发表于 2016-2-17 21:24
应该是陂头村,不是美陂村。

对,应该是陂头村,渼陂湖。

秋海棠 发表于 2016-2-18 10:32:41

出发点很好,感觉有些凌乱,应该把马宏智老人做过完整的介绍

天涯寒士 发表于 2016-2-18 13:09:37

{:7_389:}{:7_389:}{:7_381:}

天天 发表于 2016-2-18 21:17:36

秋海棠 发表于 2016-2-18 10:32
出发点很好,感觉有些凌乱,应该把马宏智老人做过完整的介绍

说得很对。应该通过自己在户县政协主编的《户县文史大观》一书中马宏智的两篇文章入手,作为对马宏智先生的介绍。
自己对他研究各村过会、红白喜事等方面非常敬佩。这次采访失望而归,还没有对马宏智儿子和儿媳做面对面采访,等见了石头先,我们一起去采访,形成一篇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遗憾、亲自采访——访马宏智孙女、儿媳的两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