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绣眼 发表于 2016-1-15 15:19:21

怀念腊八

       过了今天,再过一天,后天就是腊八了。
       小时候一到腊月常听一句民谚,“腊八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腊八前后天气非常冷,虽说不至于把下巴的冻掉,但是腊八前后天气冷却是真的;还常听“过了腊八长一杈把”,意思说过了腊八白天逐渐变长,夜晚逐渐变短;又听老人说腊八一吃,世上人就变糊涂了,忘掉了一年的辛劳,忘掉了一切是非恩怨。看来腊八节民间意义是很丰富的,不仅仅是吃一碗腊八啊。我清楚记得过了腊八,大人们就就开始准备年货了,杀猪、买菜、蒸馍、做新衣、买鞭炮就开始了,年味也就一天比一天浓烈了。
       小时候,腊八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老人常说吃了腊八就长大了,我那时个子矮小,就使劲吃,能吃几大碗,希望自己长大长高。记得小时候,母亲先一天晚上就把腊八苞米和黄豆煮在一口大锅里,然后爤臊子、炒菜,腊八菜也很讲究,有鲜蒜苗、鲜菠菜、豆腐、最主要的是必须得有腊八萝卜,也就是现在的胡萝卜。等一切准备好,母亲会催促我们早早睡觉,说明早睡才能早起吃腊八。于是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互相监督,不一会儿就怀着美梦进入梦乡,梦中弟弟的嘴还吧嗒吧嗒的响。第二天母亲起得很早,用先一天晚上准备好的的臊子和菜烩制出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粥。那时我们还躺在暖暖的炕上睡觉,依稀听见母亲拉风箱的声音和锅碗瓢盆碰撞的声响,不知又睡了多久,听到母亲一一喊着我们的小名:“快,都起来吧,吃腊八粥啦!”我们争着抢着从暖呼呼的热被窝儿起来,穿衣、叠被子,安放饭桌。这时母亲就把一盆热腾腾的腊八粥端了上来,给我们每个孩子盛上一碗。那粥是用苞米和黄豆子熬制的,吃到嘴里粘粘的,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再加之又有臊子和各种炒好的菜的调制,那味道简直是无与伦比的美好,还没有吃上一口,嘴里就已经是满满的口水了。那年月我家虽然很穷,能吃上一顿腊八粥不亚于过年,这粥也就不可能熬的很多,但是腊八节一整天我们可以放开肚皮吃,这一天结束了,到了晚上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空盆,于是就把碗舔的比洗过的还干净。
       十一岁时,母亲在腊月大病一场,最终离开我们,再后来,我再也没吃过比母亲做的更香的腊八了,直到现在。
       再后来,我上了大学,上学时过腊八还没放假;后来工作了,单位食堂这一天也有腊八,但我总怀念母亲的腊八。今天想来距离那时已近四十年,小时吃腊八那种渴盼喜悦的感觉再也没有了,偶尔在腊八节时也象征性地吃一点儿,但总觉得很刻意,很勉强。母亲熬腊八时拉风箱的声音,用臊子和颜色鲜艳的菜烩制腊八的身影,以及分食腊八时锅碗瓢盆碰撞的声响,还有腊八那一天早晨左邻右舍互送腊八的喜悦,这一切都成了永远的回忆。
今天,腊八只仅仅是一个民间节日而已,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几十年前腊八节的感觉了。
       此时,我敲击着键盘,已泪流满面唏嘘不已,写下这些文字,纪念我逝去的亲爱的母亲,纪念我幸福而单纯的童年。

舞汉 发表于 2016-1-15 16:53:02

现在只剩下了儿时的美好回忆

乾坤 发表于 2016-1-15 18:05:58

物是人非,腊八节依旧。感谢老师略带伤感的美文,让人心灵又感觉纯净了许多!{:7_381:}{:7_381:}{:7_389:}{:7_389:}{:7_389:}

诗情画意 发表于 2016-1-19 21:16:18

母亲的满满的爱渗透在腊八粥里,怀念腊八,即怀念勤劳亲爱的母亲和幸福的童年!令人感同身受!令人感动不已!

_q6fvQ 发表于 2016-1-20 11:55:25

腊八粥的美味永远在儿时的回忆里{:7_381:}{:7_381:}{:7_381:}

长河落日 发表于 2016-1-20 15:12:29

看了不到一半,我就料想你文章的结局必是悲情,看完后果真如是。

长河落日 发表于 2016-1-20 15:18:58

斗转星移,今非昔比。楼主的散文犹如给昨日的腊八粥放了一勺鸡汤,汤浓味鲜,回味无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怀念腊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