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草堂基地缺乏生活设施
草堂科技产业基地从动工建设到现在恐怕有七八年的时间了,现在产业园里已引进了五六十家企业。虽然里边企业已成规模,但生活设施还很不到位,看不到规模较大较集中的工人居住区,更看不到学校、医院、派出所、邮局、超市等服务设施(也许正在建设,但不是很明显)。对于在这里上班的职工生活很不方便,只能住在西安,早出晚归;对于户县并没有获得商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对当地的失地农民不能通过提供服务来增加就业。当初说是要在这里发展期人口30万的城市,可到现在也没有产生人口聚集效应。沣京工业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好在现在已开始建设蓝领公寓、居住小区、超市等。另外沣京工业园的职工大部分来自当地农民工,生活设施的矛盾还不太突出。可是草堂科技产业基地的职工多来自西安,生活设施如果不完善怎么能留住人?要产城一体,决不能互相脱离。富士康员工自杀悲剧就是产城互相分离带来的心理问题。学校、医院、超市应该集中于生活区附近,而不能对散落于不同地方的老学校、旧医院进行扩建一下来将就使用。人只有安居才能乐业。 {:5_332:} {:7_390:}{:7_389:}{:7_394:} 有很多原因 据我所知:很多从西安搬来的公司朝九晚五中层 高层 都住在西安 人家愿意 每天回西安 车接车送 领导如此办公人员当然也是一样的。另外,草堂很多公司 搬来时就直接带的工人根本不要当地工人你也许会说 当地人胡闹不好管理,但事实确实不是这样的,而且没有原因。楼主要是在企业待个七八年就知道其中缘由。这种情况 ,沣京工业园也存在 {:7_381:}能不够的能人!{:7_381:} {:5_273:} 一树槐香 发表于 2016-1-7 09:29有很多原因 据我所知:很多从西安搬来的公司朝九晚五中层 高层 都住在西安 人家愿意 每天回西安 车接 ...
这种情况我相信确实如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会渐渐本土化。问题是一定要有一块可供工人买房置业的小区,小区周围要逐渐建设配套设施,否则生活永远是荒漠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