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诚意斋 发表于 2015-12-17 09:57:28

惩戒教育要以师生双方的平等和尊重为前提

终南诚意斋 发表于 2015-12-17 13:48:04

   “请这位绅士体面地接受惩罚”
    道格拉斯先生是美国《芝加哥快报》的编辑总监,他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派,来中国做教育援助志愿者,他对我们讲述了这个发生在身上的故事。
    小琼妮今年5岁,一年前我和妈妈在芝加哥协议离婚时,承诺并将以下这个口头约定遵循至今:彼此都要永远爱她,决不能让我们离婚的阴影伤及她幼小的心灵,要让她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所以,当小琼妮第一次哭着问我和芭芭拉“你们都不爱我了吗”时,我们的回答如出一辙:“不,宝贝,我们都很爱你,并且发誓一辈子爱你,只是我们大人之间出现点问题——我们不在爱对方了。这当然很让人沮丧,但宝贝你要明白,这是大人们的事情,与你无关。”法庭将小琼妮的抚养权判给了我。半年后小琼妮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同时她也明白,每个人都有权利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只要不违背大家共同承诺的游戏规则。
    我曾经多次和小琼妮探讨,人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最终我们达成了共识——诚实、善良勇于承担责任排在至关重要的前三位。当小琼妮将幼稚园的拼图游戏板偷偷带回家,并撒谎说是同班的杰克给她的之后,她明白了这一点:撒了谎就必须接受惩罚。于是,小琼妮在退回玩具并当面道歉后,还无奈地面临着三项关于惩罚的选择:1、一个星期以内不能吃冰淇淋;2、取消周日下午中央公园的滑草游戏及野餐活动;3、接受肉刑——在屁股上很揍两巴掌。
    我给了她一分钟的考虑时间,可她只用了5秒钟就接受第三种惩罚。她的选择让我相当为难,我不愿意体罚她,于是给了她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可她重申决不放弃吃冰淇淋以及滑草和野餐的权利。我只得致电给芭芭拉,请她回来当“监刑官”。我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沾沾自喜,可是仅过了一个星期,我就领教了***的威力。
    我通常在夜里12点以前处理完第二天要见报的稿件。可由于这个星期天陪小琼妮去中央公园玩,所以当天一直忙到了凌晨3点。早晨8点,闹钟响了,睡意正酣的我随手关了闹钟。那天,我是被孩子叫醒的。当我开着车一路疾驰将小琼妮送到幼稚园时,已经上午10点半了。
    劳拉女士是幼稚园的园长,她走到小琼妮面前蹲了下来,面带微笑地问道:“琼妮,你为什么迟到了?”“小琼妮昨天玩累了,因此今天上午多睡了一会儿,请您原谅。”我在一旁随口答道。“不,爸爸,你在撒谎!我没有贪睡,贪睡的是你!”
    身后的小琼妮愤怒地大叫起来,他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我呆住了,窘迫地看着小琼妮,半天说不出话来。“非常抱歉,劳拉女士,的确是因为我贪睡而导致小琼妮迟到的,请你原谅。”我缓过劲来,尴尬地向劳拉解释着。
    之后,我又蹲下来认真地看着小琼妮:“宝贝,是爸爸错了,对不起。”“爸爸,我接受你的道歉,可你承不承认你刚才在撒谎?”小琼妮擦干眼泪,神情严肃地盯着我:“你现在有两种惩罚方式可以选择,”小琼妮竖起了两个指头,“1、取消本周末和辛蒂小姐(我刚认识的女友)的约会;2、接受肉刑。”
    “宝贝,我选择接受肉刑,可是你得明白,妈妈昨天出差到南加州去了,我们缺少一位‘监刑官’。”我企图蒙混过关。
   “如果琼妮不介意的话,我倒愿意出任本次肉刑的‘监刑官’。”劳拉女士的声音在我们背后幽幽地响起。我目瞪口呆,小琼妮却肯定地点了点头。
    于是,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一的上午,在芝加哥一所普通的幼稚园里,响起了一个稚嫩的声音:“请这位绅士体面地接受惩罚。”这一切的确非常令人尴尬——我,美国男性公民,35岁,拥有密苏里州立大学新闻学硕士头衔、现为《芝加哥快报》编辑总监的雷蒙尼·道格拉斯先生,穿着整齐的西装、锃亮的皮鞋,向我的女儿,琼妮·道格拉斯,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撅起了屁股……

终南诚意斋 发表于 2015-12-17 14:40:10

    这篇文章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生活中我们对孩子有种种要求,也会对孩子种种不当言行进行批评和惩罚,可是我们是否接受了孩子对我们同样的要求?欣然领受他们对我们同等行为的批评和惩罚?想到这些,我们肯定为道格拉斯先生为撒谎而领受惩罚,为他能在同样的问题上和女儿领受同样的惩罚感到钦佩,也相信这次惩罚比讲100次说谎鼻子会变长的故事更让小琼妮受益终生。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了与父亲在精神上是平等的,同时在孩子的心理逐步建立起民主的萌芽。同时,道格拉斯先生也因为平等的对待自己和孩子的错误而赢得了尊重。
  一个人怎样生活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实际上孩子只有在家庭中好好享受到既充分又正当的平等和民主,才能善于理解和运用平等和民主。
  一个人,要勇于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承担责任,要诚实、守信。如果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接受惩罚,那并不是一件有失体面的事,相反,那说明了你是一个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人。另一方面,行使惩戒的一方,也要做到公平、合法,既要把握好惩戒的尺度,不至于“量刑过当,又要保证不伤害到被罚者的人格和尊严。这就是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不教的教育。即:家长对孩子润物于无声的对孩子的健康积极地影响!

终南诚意斋 发表于 2015-12-17 14:50:12

   在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极其盛行的今天,惩罚似乎是教育很忌讳的一个话题。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常规手段,在现实的教育中正逐步被异化、被抛弃。"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如果围绕学生的只有掌声、鲜花,没有批评、惩罚,那是不完整的。但惩罚,应该让学生体面地接受。惩罚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通过惩罚来警示他们,使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以此促进学生对错误的认识,对规则的理解,对法律的认知。

曹户儒 发表于 2015-12-17 15:07:02

本帖最后由 曹户儒 于 2015-12-17 15:22 编辑

终南诚意斋的这一贴,道出了教育和被教育的矛盾,更全面的说出了教育和被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树人,惩罚过度,教师亦有不规范之举,学生有错,惩戒力度不大,也可能适得其反。教育和惩罚,应该有个完善的方式方法了!可是,这种完善。难度大!希望以后健全!

诗情画意 发表于 2015-12-19 11:57:26

终南诚意斋 发表于 2015-12-17 08:47
关于惩戒教育应达到一个共识,那就是只有赏识教育而没有惩戒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应出台相关准则或一套行之 ...

支持您的观点!!!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惩戒教育应发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