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 发表于 2015-11-25 18:09:44

读《谏逐客书》

秦代著名政治家李斯,在帮助秦王统一中国的事业中,起过重大作用。秦统一六国后官至丞相。他又积极主张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对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为巩固新兴的中央集权制度作出了很多贡献。李斯又是秦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文章说理透辟,论事周详。《谏逐客书》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李斯写《谏逐客书》,目的是劝说秦王不要驱逐客卿。主要论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即逐客同统一天下的矛盾。通过大量的事实,用这种利害关系打动了秦王,果使秦王撤销了逐客令。
  那么不逐客也就是广纳贤才。追溯历史,唐朝盛世时期,朝廷官员中“四夷之人入仕于朝”,五品以上就有百余人。新罗人(韩国)崔致远、日本人阿信仲麻吉,就是外籍官员杰出的代表。清朝几百年,虽为满人统治,但还坚持“满汉一体”,六部尚书都是一汉一满。宰相刘墉、礼部尚书纪晓岚,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均被封为朝廷重官。
  早在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篇章,“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体来了。”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毛泽东特别强调干部队伍要五湖四海。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安慰在出令,存亡在所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影响坏,危害大。必须坚决把住选人用人关,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暂行条例》,对领导干部素质提出的要求,其中包括:要坚持任人唯贤,坚持搞“五湖四海’,不搞亲亲疏疏,拉拉扯扯。
  2011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指出,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比如,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人才问题。诸如知人善任、选贤任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避其所短、用其所长,勤于教养、百年树人等等。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他强调,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推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齐能。任人唯亲、任人唯利等问题,必须下决心加以整治,使用人之风真正纯洁起来。这就是习近平的治国理政,这就是我们党的用人原则。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要特别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认识党的光荣伟大,只有这样才能知史而不忘,才能团结起全国各族人民以巨大的勇气、巨大的智慧、巨大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乾坤 发表于 2015-11-25 21:36:41

{:7_389:}{:7_389:}{:7_389:}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11-26 09:03:03

{:7_389:}{:7_389:}{:7_389:}

小饼干 发表于 2015-11-26 11:07:28

{:7_389:}{:7_389:}{:7_390:}

曹户儒 发表于 2015-11-26 11:27:16

{:7_39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谏逐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