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民至今还没明白过来的一件事 如今有了权威答案
上证综指的上涨伴随着融资余额的上升与市场成交量的增加,市场似乎已进入“自我修复”阶段。中国股市泡沫破灭不到五个月,上证综合指数[-0.14%]又开始了大幅上涨。
摩根大通表示,上证综指本月反弹11%是全球市场最大的意外之一,此前,在中国股市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后,国际基金公司几乎已经放弃了中国股票。更引人注目的是,本次上涨看上去像是普通投资者购买的结果,而不是在市场崩盘时出手救市的“国家队”造成的。
信心改善的迹象随处可见。融资余额五个月来首次上升,市场成交量增加,散户投资者所青睐的公司领涨。虽然国有资金依然在影响市场,但政府重拳干预的证据减少了:尾盘拉升频率下降,控股股东买盘缩减。市场似乎已经进入“自动修复”阶段。
摩根大通驻香港首席亚洲和新兴市场股票策略师Adrian Mowat表示。“当你看到市场大跌的时候,你会想‘股票投资者为什么还要回去?’在我们这个世界,市场确实会出现回调,一些人会将其视作低价买入的良机。”
这波涨势会持续多久引发了热烈争议。看涨人士指出,中国央行加大了刺激力度,而且经济复苏的早期迹象已经出现,但悲观者则表示,鉴于企业利润萎缩,目前的估值是不合理的。作为准确预见到上次牛市开始和顶部的少数几位分析师之一,洪灏预计这波涨势不会持久。
身为交银国际首席中国策略师的洪灏说,这是一次熊市反弹,不过有时候熊市反弹的势头会比牛市反弹更猛。
有一点很清楚:几个月来因其震荡而让全球投资者惶恐不安的世界第二大股市似乎已经恢复常态。境外投资者过去两周一直在通过沪港通增持内地股票,基准股指的波动率也降到近四个月低点。
在中国股市交易中所占比重超过80%的散户投资者也在回归。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跟踪的新增投资者数量过去两周均出现增长,融资余额本月攀升14%,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1570亿美元)。
早前报道
精准预见中国牛市和股灾的人又说了一句话
2015年10月08日
全球最狂野的股市——中国股市终于平静了下来。如果有人将此看作入场时机,那么交银国际驻香港的首席策略师洪灏给出的不该买的理由则要多得多。
首先,即便上证综指自六月中旬以来下跌了41%,但其估值仍高于长期均值。洪灏表示,政府提振人民币的措施不利市场流动性,同时成交量的下滑也表明投资者对反弹缺乏信心。他也不认为定向的经济刺激措施足以令牛市回归。作为为数不多的准确预见到中国这轮牛市始末的分析人士,在市场休市一周即将恢复交易之际,他再一次和大部分同行意见相左。
洪灏判断,上证综指还需要下跌18%至2500点,才是适合入场的价位。
“我依然认为,更好的做法是逢高卖出而非逢低买入,”交银国际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师洪灏在通过电子邮件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政府成功地抑制了市场波动。但是成交量也大幅下降了。”
洪灏曾准确遇见牛市始末
洪灏在2014年9月转而看多中国股市,表示政府重振股市意味着“是时候”抛开理智、暂时忘却经济基本面强弱,而采取逢低买进的策略了。自他发出上述呼吁至今年6月12日的峰值,上证综指飙升了一倍以上。
今年6月16日接受采访时,洪灏指出,中国股市进入泡沫期,正在逼近明显的崩盘。自那以后到8月26日的低点,股指重挫了40%。
即便在大跌过后,上证综指的市盈率仍在15.3倍,而其三年均值是13倍。这个低价银行股占有高权重的股指中,市盈率的中位数为49倍,为全球十大基准股指的最高水平。
尽管上证综指的波动率在长假前下降到了三个月来最低,股市的成交量同期却也较6月高点时猛降了88%。
洪灏表示,外汇储备的下降会从中国金融体系中抽离资金,从而可能会限制股市的涨幅。中国第三季度外汇储备的跌幅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因央行在8月11日的人民币贬值后出售美元来支撑汇率。洪灏预计说,会出现超卖技术反弹,而这种反弹会给投资者造成一种黎明降至的幻觉,但最终人们还是会放弃抄底的希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