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智友 发表于 2015-9-29 16:06:27

【国画】“七子”饮乐图

本帖最后由 范智友 于 2015-9-29 16:16 编辑


   
                                        【国画】【国画】“七子”饮乐图——范智友

范智友 发表于 2015-9-29 16:15:05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而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中,又号“邺中七子”。
       “七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王粲诗、赋、散文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瑀,以章表书记闻名当时,在诗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9-29 16:25:40

看不到画?

真言 发表于 2015-9-29 23:01:09

{:7_389:}{:7_390:}

长安18子 发表于 2015-9-29 23:07:54

{:7_389:}{:7_389:}{:7_389:}{:7_389:}

乾坤 发表于 2015-9-29 23:37:47

{:7_389:}{:7_390:}{:7_390:}

冰清玉洁 发表于 2015-9-30 07:21:46

谢谢楼主的详细介绍,长知识了。{:7_381:}

范智友 发表于 2015-9-30 08:51:03

冰清玉洁 发表于 2015-9-30 07:21
谢谢楼主的详细介绍,长知识了。

多谢美女捧场!:handshake

观沧海 发表于 2015-9-30 23:34:33

{:7_394:}{:7_381:}

国防军工 发表于 2015-10-1 08:38:50

难得一见的好帖!{:7_389:}{:7_389:}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国画】“七子”饮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