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 发表于 2015-8-24 15:51:35

《有扈烟霞》的几处疑惑

《有扈烟霞》的几处疑惑光盐社 心急李养民老师的《有扈烟霞》一书,断断续续从2015年7月读到8月,终于读完了,自己觉得应该写一点东西,给李老师一个交代。读完全书,感觉李老师真正做到了文史双修。许多文章从地名出发,注重历史考据,讲述发生在此地的人和事。文章生动活泼,可读性很强。在阅读中,有几处疑惑指出来,不当之处,还请海涵。1.用数学上的“—”来表示公元前,不太准确。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而没有“公元0年”,所以个人认为不能用负数来表示。这个情况在第2页、第19页、第35页、第47页、第49页、第53页、第65页、第71页、第73页、2.第28页第4段“大戎”应为“犬戎”。3.第36页第2段“天使”应为“天子的使臣”。4.第38页第4段“皇宫”应为“王宫”,皇帝制是秦始皇建立的。5.第56页第3段“户县娄敬庵(今户县三中校址)”应为“户县娄敬庵(今户县六中校址)”。6.第77页第3段“焚假币”,如果假币是纸币,就不合情理。纸币最早出现在北宋时的四川,但规模使用在元朝。7.第94页第3段第5行“置沁肺腑”应为“直沁肺腑”。8.第101页第3段唐朝不可能有“洋芋糍粑”。洋芋也就是土豆,或者叫马铃薯,明朝中叶传入我国。9.第102页第5段第2行原稿把“薛”字打错了。10.第110页第3段第3行,“几十丈”改为“十几丈”更符合实际。11.第112页第6段第2行,“陷井”应为“陷阱”,依据《新华字典》(第11版)第539页。12.第120页第3段第2行“避谷”应为“辟谷”。13.第130页第2段“辣子酱”不合情理。辣椒传入我国是清初。14.第140页第3段第2行,“废朝”应为“退朝”。15.第155页第3段第3行,“玉米”不应该出现在北宋,玉米传入中国是在5明朝。16.第185页第5段第2行,“秋”字后应该有逗号。17.第226页第9段第3行,年轻的赵寿山用“和蔼”不妥。18.第233页第5段第3行,“臧医士”疑为“藏医士”。总的来说,主要是外来物种传入几处自己很肯定。李老师是户县地方史的前辈,我鸡蛋里挑骨头的读书,也是想让大家都来读一读他的《有扈烟霞》。户县图书馆三楼的地方文献处有李老师的书。2015年8月24日15:42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8-24 16:16:57

{:7_389:}{:7_389:}楼主细心!有空也去图书馆看看户县人写的书!

晖哥 发表于 2015-8-24 17:06:22

读书读成这般样
不枉作者沥血心


李养民老师若是看了这篇帖子
一定会被楼主的细心所感动
写书的人   费了那么多心血
不怕别人鸡蛋里挑骨头
就怕看书的人走马观花

{:7_389:}{:7_389:}{:7_389:}

睁眼看世界 发表于 2015-8-24 17:19:41

{:7_389:}{:7_389:}

天涯寒士 发表于 2015-8-24 19:05:28

{:7_389:}{:7_389:}值得学习

天天 发表于 2015-8-24 21:08:51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8-24 16:16
楼主细心!有空也去图书馆看看户县人写的书!

图书馆三楼地方文献处,有户县本土作家的许多书籍,比如庞光镇方建辉长篇小说《烟雨彩虹》。我看过李景宁的《贾小侯传》(在二楼南边东头第一个书,架面朝西那一面),李百灵的《小城文革纪事录》(可能记不清)。

天天 发表于 2015-8-24 21:11:13

晖哥 发表于 2015-8-24 17:06
读书读成这般样
不枉作者沥血心



主要是拜访之后,李老师赠送的。认真读完。不过李老师是十几年的心血,编的书毕竟很认真,错误很少。上次看《户县农耕文化》(大意)挑出来的错误太多。

戴永智 发表于 2015-8-24 21:44:48

天天认真,知识渊博,学习了。{:7_381:}{:7_381:}{:7_381:}

亦稼亦穑 发表于 2015-8-25 04:50:10

天天的精神值得称赞

晖哥 发表于 2015-8-25 08:10:15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8-24 16:16
楼主细心!有空也去图书馆看看户县人写的书!

天天 的读书态度 令人敬佩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有扈烟霞》的几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