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 发表于 2015-5-8 21:54:56

读帖是 临摹的基础

       研习书法就必须临习碑帖,书法家都认为临摹是学习书法入门的重要途径,在选好帖子之后,就要认真读帖,因为读帖是临摹的基础。那么,我们就要在认真读帖的同时,并且要弄清什么叫读帖?为什么要读帖?怎样读帖等等。所谓读帖就是专心的审视和分析碑帖字迹的法度及特点,还可以把读帖理解为:思考、分析、默背的过程就是读帖。
      读帖道不是出声的读,而是看帖,它需要在心里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分析,期间要了解碑帖的时代背景和书写者的个人性格,还有当时的心情。应当说不同时期、不同书者、不同书体风格上有存在着粘连性和差异性。大凡书法家都要经过临帖才逐渐成名,临帖不是简单地“照葫芦画瓢”,而是在读帖中汲取营养,在大脑中对帖中字有一定的印象,再着手临写。做到钻进去,再走出来,也就是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所创新。先达到形似、然后在上升到神似,就必须读帖,要对贴文融会贯通,印象深刻。
       楷书它脱胎于隶书的方正、章草的简便、萌芽于西汉、兴盛于唐代。以唐楷书法为例,初唐时期欧体字清秀娟丽、笔锋险峻;中唐时期颜体字则宽博宏伟、沉雄朴茂;而晚唐时期柳体字却瘦硬坚挺、骨力洞达。在读帖中尽量掌握各家书体的结构形态,虚实明暗、体式特点、用笔方法、章法布局。正如宋.黄庭坚所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模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现代著名书法家萧娴曾说:“临写碑帖,固然重要,阅读碑帖,尤为重要。阅碑者,必临也。说尤为重要,是由于人们多忽视,不过正,难矫枉也”,今古名家的一席话强调的还是读帖。
       读帖要开拓思路、善于联想,可不停地用手指在空中反复地比划。读帖因人而异,各人通过读帖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不同的见解,这些对临摹碑帖都会产生一定的正能量。另外,“双勾”既就是对笔画轮廓进行勾勒再用毛笔填充,此举也是读帖的一种好做法,虽然比较麻烦但能准确把握字形和结构。
       若采取投机取巧不认真读帖,就难以掌握古人的用笔方法和汉字结体。我的一个朋友喜欢书法,也舍得投入,把宣纸整令的买,把墨汁整箱的买,根本就不临碑帖,结果一年一年过去还是“我”之体,收效甚微。这样做即使你备好笔墨纸砚,下功夫凭空想象的乱写一通,临写中掺杂着自己的意念,在没有收效的同时还助长了一些坏习惯,而这些坏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纠正。写出的字与历代各家的字都不像,如此下去便谈不上形似,更谈不上神似。
      读帖是临摹的的基础,读帖胜于临帖。正因为读帖如此的重要,所以当你选好帖子后,爱好书法,就要走正路子,选好帖子,再次强调一定要走传统路子,先读帖、以忘我的境界从零开始,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有道是“高楼万丈平地起”。书道朋友们只要你熟练了解碑帖、暑往寒来临池不辍,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百灵 发表于 2015-5-9 08:21:18

难得一见的好帖!{:7_389:}

方翔 发表于 2015-5-9 08:26:53

好文章!{:7_389:}{:7_389:}

溪水止流 发表于 2015-5-9 08:37:52

真是一个好帖。

熏衣草张秋盈 发表于 2015-5-9 10:01:13

{:7_381:}{:7_390:}

熏衣草张秋盈 发表于 2015-5-9 10:02:04

{:7_381:}{:7_390:}

卢海苗_QMNu3 发表于 2015-5-9 18:17:44

{:7_390:}{:7_390:}{:7_390:}

宁宁 发表于 2015-5-12 08:45:50

难得一见的好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帖是 临摹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