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 发表于 2015-4-28 13:18:34

魏源地校长致户县电厂中学教师的一封公开信

本帖最后由 南极冰 于 2015-4-28 13:28 编辑

                                                      让乡下孩子能像城里孩子那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写给电中老师的公开信
                                                                           魏源地
各位老师:
大家辛苦了!
       倡导教育公平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实现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享受教育资源的均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具有决定性,大家都是教育教学最具体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课程改革成效如何,取决于教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更取决于教师。于是提升我们自己专业素养,提升我们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成为学校改革、创新和发展的迫切任务,成为包括我这个乡下的中学校长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这里,我有必要先来回顾自己的一段教学经历:我教高中数学起于户县五中(1986年)。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教学能力,28年前,我主动向学校领导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并得到采纳,于是学校印发的课程表显示,我所教授两个班的数学课都被安排在下午,这样就方便我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赶到一中,聆听户县顶尖的、跟我同课头的老师的数学课,当年我的工作模式几乎就是:先听课(接受一中名师的培训)——后备课——再上课。就这样,风雨无阻,我整整坚持了两年。
       两年里,为了提升自己,我一点也不觉得累;两年里,更换过两辆自行车,比别人额外付出大量劳动,我也没有一点怨言,太多的则是自己博览众家之长,大开眼界,促进个人专业成长带来的由衷喜悦和深刻感触;两年里,无论是对自己教学方法的丰富还是对自己数学专业知识的积淀,收获都是罕见的。此后,我连续多年荣获全县高考、统考教学质量奖,并在1995年获得户县教改评优高中数学(賽教)第一名。两年里,“先培训,后上课”成为我自己教学生涯中的骄傲,也成为今天户县电厂中学借力于西安中学发展自己的原动力。
       西安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教师队伍中高手林立。近年来他们通过卫星与互联网技术毫不保留的为异地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老师提供系统的教学全过程指导。经过多次的考察、协商,我们决定与西安中学合作办学,旨在借助名校的教育资源有效提升我们老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丰富我们的教育内涵,也为有效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尽一点心、尽一点力。我们的做法是:
      首先,让我们电厂中学老师的每一节课都在西安中学名师的指导下进行。
      以我校教高二年级物理的刘润成老师上周三、四两天的工作流程为例:按计划刘老师周四上午将要给学生讲“焦尔楞次定律”一节,那他会对自己周三的课余的工作时间做出如下安排:
      第一步:打开电脑,输入密码和课题后,对方西安中学同课头的高二物理科高老师(名师),会给我们的刘老师提供以下指导:
(1)我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的解读;(2)我会提供什么样的背景资料来帮助你;(3)本节课我的课堂设计是什么;(4)我给西中学生讲授本节课(40分钟)的课堂实录。刘老师必须按照以上内容先对自己进行培训。
      第二步:在接受了西中名师培训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学生实际,刘老师再来备好自己的课,包括书写教案、制作课件等等。
      第三步:在西中名师的指导下,刘老师上好自己的本节课。
      第四步:利用西中资源,刘老师做好自己课后的教学评价设计工
作。
      其次,校办、后勤处、教务处齐抓共管,为我们的老师使用西中资源提供前提和保障。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学校在更新网络的基础上,为每个教室安装了复式电脑黑板,为每个教师配备了教学用电脑,为每个备课组组长配备大容量移动硬盘。和其他老师一样,刘老师不用担心因断网、堵塞、信息更新不及时或电脑故障等带给自己的尴尬。
      第三,未经培训,不能上课
      学校通过“两查一活动”,确保我们每位老师使用西中资源落到实处。和其他老师一样,刘老师要接受学校组织的两项检查。一是刘老师要将自己接受西中名师培训的每一节课的过程,包括教学方法的启示、典型题例、教学反思等如实记录,并接受教务处工作人员每周两次的质量和数量的检查;二是对培训成果的应用情况的检查,刘老师使用西中教学资源完成教学任务的全过程,包括课件制作、教案、教学反馈(作业批改)等等,都将接受校办组织的每日上、下午两次的检查。所谓 “一活动”则是指,刘老师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要按时参加高二物理备课组召开的集体备课活动。内容包括,同课头人员使用西中资源经验交流、同课头人员教学活动中的问题研讨等等,并接受组内开展的月同行评议(评价)。最终形成学校对刘老师完成该项工作的考核与评价的量化结果。学校向全体老师提出明确要求:未经培训,不能上课!
       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教学反思。我们积极与西中合作办学,资源共享,正是这一核心理念具体、有效的落实。我们电厂中学与西安中学的合作,不是花拳绣腿,不是搞形式、装样子,而是一个扎扎实实的接受名校名师每节课一对一的培训的过程,我们的最终目标在于——让坐在户县电厂中学教室里的乡下孩子能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憧憬着:我们学校的老师,每天都在自觉的接受西安中学名师的、有针对性的、非常具体的指导和培训,并以此养成自己每天的教学工作习惯,步入常态化,从而使大家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
      我本人认为,做好这件事,西安中学的老师们功德无量!户县电厂中学的老师们功德无量!全校的同学、全体家长和我对此充满期待,且坚信无疑。                  
                                                                                                                                                 魏源地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4-28 15:23:48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要为了事业,为了国家,为了他人,既就受了委屈,有何畏惧!{:7_389:}

观沧海 发表于 2015-4-28 19:21:22

魏老师风采依旧!{:7_394:}{:7_38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魏源地校长致户县电厂中学教师的一封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