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丫头 发表于 2014-10-20 12:48:55

中央车改办回应"车改省千万,车 补四千万"

公车改革方案公布以来,有媒体报道 称,有的地方车改后将比车改前花钱还 多;有媒体据此评论,抨击车改经不起细 算账……车改真的“不划算”吗?记者就此采 访了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 室相关负责人(以下简称中央车改办相关 负责人)。 【质疑】某贫困县“车改省千万,车 补四千万”? 【回应】报道数据存较大误差、对政 策理解有误。必须节约开支是车改政策底 线,各地车补标准应根据自身情况在政策 范围内确定 前段时间,某媒体一篇“某县公车取 消减千万支出需发四千万车补”的报道引 起广泛关注。报道以“湖南北部某贫困 县”的情况进行测算,称车改不划算:“一 般公务车辆加起来也就100来辆,按照中 央车改意见,即便全部取消这100来辆公 车,一年可减少上千万元的财政支出(包 括司机工资、车辆维修等费用),但同时 得拿出近4000万元给全县7000多名公务 员及按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发放车 补。”报道称:“该县财政局局长向记者介 绍,如果实行车改,当地财政连公务员的 车补都难以支付,更不必说大量按公务员 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的车补。” 中央车改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 一报道对车改政策理解有明显错误。按照 车改政策,车改方案分级负责,各地应按 照地理环境、区域面积、出行频率等依据 科学制定相应车补标准,但各地确定补贴 标准的前提是:改革后的公务交通支出必 须低于改革前支出的总额,这也是车改的 政策底线。因此根本不可能发生车改后花 钱更多的情况。报道中简单地套用中央标 准来计算地方车补支出也是不科学的。 “报道中提供的数字也不准确。”这位 负责人举例说,“所谓这个县约100辆公务 车,后经我们要求,这家报社重新核实数 据发现数量应为370辆,即使减去必须保 留的执法执勤车辆,公务车辆也不止100 辆。” 一些报道说,公车改革会给一些贫困 地区的财政带来很大压力。对此,相关负 责人表示,车改方案分级负责,因此财政 方面同样分级负责。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 在政策上限内确定车补标准,首要原则是 公车改革后的财政支出要低于改革前的支 出,地方财政压力应该是下降的。 这位 负责人介绍,从车改政策整体来看,远距 离公务活动与差旅费相衔接,不存在车补 开支大的问题;近距离公务活动可通过公 共交通解决,只要标准设计科学、行政区 域划分适当,按规定测算出来的车补应当 比车改前有所节支。 【质疑】公务出行多的岗位吃亏、出 行少的能白拿? 【回应】车改补贴设有单位统筹部 分,用这部分资金来平衡不同岗位间的公 务出行差别 “公车改革就是要破除官本位,最大 限度减少行政开支,更加便捷、透明保障 普通公务出行。”中央车改办相关负责人 说,改革后实物保障公务出行变成社会化 货币化保障,补贴标准是明确的,公务出 行成本支出清楚明白。 不过,有媒体报道,按照公布的车改 政策,有的岗位出差频繁,仅市内交通部 分就花费不菲;也有人担忧,车补可能会 使某些原本不需公务出行或出行较少的岗 位员工白拿补贴,还有部分公务出行更多 的普通员工反而比领导人员拿的补贴更 少。 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车改对此种 情况已经作了安排。《意见》中允许参改 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务交通补贴中划 出一定比例作为单位统筹部分,来协调岗 位之间的不平衡。中央国家机关可统筹比 例为10%以内,地方统筹比例由各地根据 情况自行考虑。 【质疑】公车改革划算在哪儿? 【回应】专家预估综合节支率或能达 50%;且规范公共支出管理,杜绝“车轮 上的腐败”,效益长远 公车改革的账应该怎么算?中央车改 办相关负责人认为,车改政策最重要的核 心是两条:一是实物保障变货币补贴,二 是改革后比改革前必须节约开支。 本批次公车改革将一辆公车的平均年 成本测算为6.8万元,据此测算,中央和 国家机关车改的节支率是7%。很多专家 认为车改的节支率应远高于此。(来源: 人民日报)

拍苍蝇 发表于 2014-10-20 23:48:41

{:7_367:}{:7_367:}{:7_367:}

舵手 发表于 2015-7-28 23:43:35

{:7_360:}{:7_360:}{:7_367:}{:7_367:}{:7_36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央车改办回应"车改省千万,车 补四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