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滨户 于 2014-10-9 08:58 编辑
时寒冰∶ 卖房者最后的逃命机会!
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发布通知,对我国房贷政策作出调整,其中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 根据通知,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自主确定。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这个通知当中,最明显的是下面这一条: 通知明确,在已取消或未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借款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等因素审慎把握并具体确定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水平。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当地城镇化发展规划,向符合政策条件的非本地居民发放住房贷款。 它表明的意思是,1)只要能够把楼市托起来,不惜一切代价。2)认贷不认房,或认人不认房,这其中其实隐藏着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意思:房价下跌的时候,有的人直接不再偿还按揭贷款,而是把抵押给银行的房产直接留给银行。如果这种做法被更多的人效法,银行将因此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认人不认房,隐含着继续向按揭者追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思。3)“有关部门”想通过信贷政策发出明确的信号,消化开发商手中的库存,因为这些库存与银行的关系息息相关,如果能够忽悠住一部分刚需购房,就能把风险从银行转嫁到新的购房人手中。因此,拯救楼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拯救银行,就是拯救中国的经济——房地产经济,就是忽悠刚需。 那么,央行的政策能否把房价托起来呢? 我在《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中,已经从各个方面做了非常详细的分析。不在这里啰嗦。只强调一点:如果“有关部门”救楼市引起了短暂的反弹,将是卖房者最后的逃命机会!随后,面临的将是漫长的寒冬。
时寒冰草于2014年10月7日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