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cvbnm 发表于 2014-8-15 22:13:20

本帖最后由 zxcvbnm 于 2014-8-15 22:16 编辑

9494{:7_390:}{:7_390:}

zxcvbnm 发表于 2014-8-15 22:19:59

"靳老师是个好人,别胡乱说了,咱们都要亙相尊重才是。"

9494
            {:7_390:}{:7_390:}

肖剑 发表于 2014-8-16 21:21:14

老靳想省些线,也是无奈,有何不可!{:7_376:}

愚人 发表于 2014-8-16 21:39:34

老靳七十岁人把五十岁人叫“大嫂”,才少付16元老靳本身就不合祘,不付钱才应该!只是怪老靳自己“承认28斤,56元没错”。这理其他人就不好评了…!{:5_332:}

金钱社会 发表于 2014-8-16 22:20:27

说明靳应录老师很实在,有啥说啥。

zxcvbnm 发表于 2014-8-21 06:52:05

愚人 发表于 2014-8-16 21:39
老靳七十岁人把五十岁人叫“大嫂”,才少付16元老靳本身就不合祘,不付钱才应该!只是怪老靳自己“承认28斤 ...

"愚人“2014-8-16:老靳七十岁人把五十岁人叫“大嫂”,才少付16元老靳本身就不合祘,不付钱才应该!只是怪老靳自己“承认28斤,56元没错”。这理其他人就不好评了…!


本帖最后由 伐薪男人 于 2014-7-25 13:56 编辑
(户县新风尚) 余下早市,忠厚、善良的农家大嫂 (作者:靳应禄)
         闻名全国的户县余下重镇有一个颇具特色、颇受欢迎的早市。我打算自制葡萄酒,便去早市采购巴茬葡萄。一位农家大嫂用摩托车驮了三箱,我订了一箱,谈定比零售价低0.5元。 8 y0 T2 b4 S8 j& [: G2 Q
      给我是最后过秤的,报数是35元。我没有细算但见她没有调秤便提醒说“咱刚才不是说每斤少5毛嘛!”农妇笑着、点头、调秤,随即报说56元。怎么回事?给足价是35元,少5毛价反倒是56元?农家大嫂也愣了,嗫喻说“你,你来看秤。”我一看28斤56元,没错……原来是前边那两箱把价调错了,公斤按市斤计了价,小冠大。. P; d3 c1 F( Y6 O# P$ z
         我遞出100元,农家大嫂只收35元,我不好意思,互相推让了一阵,最后收了40元,留话说“如果需要葡萄苗就来挖”。
         美哉!忠厚、善良的农家大嫂。

      
      把人看糊涂咧,干脆摆一起看看,一比较就明白了。 28斤56元,没错 。可是 订了一箱,谈定比零售价低0.5元 也没错。1.5元/斤X28斤=42元。我遞出100元,农家大嫂只收35元,我不好意思,互相推让了一阵,最后收了40元, 就是说, 少收了靳先生2元钱——这个账,小学生都会算的。






愚人 发表于 2014-8-21 11:45:18

1、5元的价说的不对,人家前边两人单价是2、5元,所以14斤合祘35元(只是把14公斤当成14市斤),靳应录少5角也是2元,自己要求的价就没有少付钱的理由了!再想把公斤桉市斤祘就不可能了!{:5_332:}

长河落日 发表于 2014-8-22 17:30:44

本帖最后由 长河落日 于 2014-8-22 17:38 编辑

    靳先生是户县人民网的忠实网友,网站为其独开专版,说明先生在网站颇有影响。关于买葡萄之事,谁对谁错,网友心中自然有秤,所以不必再深挖了。“文革”时把人打倒批臭,我们难道要沿袭'文革'遗风吗?许多评论不给靳先生一点面子,有看热闹,落井下石之嫌。比如“农家大嫂”一称呼,这毕竟是个称呼呀,何错之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宝玉叫妹妹,今天的读者都站在宝玉的角度叫林妹妹,你能说错了吗?论年龄,我们早都该叫她“姥姥”“太太”了。
   据说谣言的疯长期是十五天,作者及网友的评论当然不是谣言,不过此事已经一个月了,我想也该降温了。诚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是应该的,但靳先生毕竟需要休息的呀!不妥之处,肯望大家包涵,不吝赐教。

ddbf 发表于 2014-8-25 18:26:18

楼主公正,楼上高明。{:7_381:}{:7_381:}
烦了,腻了,乏味了,再说下去就没啥意思了。{:5_332:}
为了网站的名声,各自去总结吧!{:7_400:}

ddbf 发表于 2014-8-25 19:04:08

希望户县人民网发揚好传统,发挥正能量。{:7_390:}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靳应禄老师家中巧遇善良农家大嫂